出自宋代釋印肅《同輪歌》:
應(yīng)機互換不空同,任運隨時轉(zhuǎn)此公。
豈用千尋麻索拽,指端輕撥滿寰中。
活潑潑,耀玲瓏,相繼聯(lián)綿不斷窮。
誰識那邊關(guān)捩子,閑搖取笑各西東。
能應(yīng)也資慵,無求不得此輪中。
墜石此時猶拙計,力多功淺眾難供。
斯用寡,意豐濃,八萬塵勞一點融。
饑渴永銷從此脫,兒孫代代得昌隆。
不費力,實從容,超彼迷流摝井中。
莫令繩斷沉泥底,手腳茫然杳絕蹤。
謾道同輪歌表裹,到來觀者莫儱侗。
知道本來無可說,屈伸俯仰示宗風(fēng)。
注釋參考
千尋
古以八尺為一尋?!扒ぁ?,形容極高或極長。 晉 左思 《吳都賦》:“擢本千尋,垂蔭萬畝?!?唐 劉禹錫 《西塞山懷古》詩:“千尋鐵索沉江底,一片降旛出 石頭 。” 清 林則徐 《輿縴》詩:“一綫劃開云徑曉,千尋曳入洞天秋?!?趙樸初 《西江月·參觀密云水庫工程》詞:“鐵壁千尋鎖浪,碧波萬頃如油?!?/p>
麻索
麻制繩索。《墨子·備蛾傅》:“以木為上衡,以麻索大徧之,染其索涂中?!薄对贰ず忧救罚骸澳媪髋糯蟠咚?,前后連以大桅或長樁,用da{1~1}麻索,竹絙絞縛,綴為方舟?!薄端疂G傳》第三二回:“把 宋江 捉翻,一條麻索縛了?!?/p>
寰中
宇內(nèi),天下。 晉 孫綽 《喻道論》:“焉復(fù)覩夫方外之妙趣、寰中之玄照乎?” 唐 王勃 《拜南郊頌序》:“天下黎人,知四海之安樂;寰中殊域,奉三靈之康泰?!?清 龔自珍 《保甲正名》:“械鬭之風(fēng), 宋 世早有之;不但 閩 粵 ,且徧寰中,寰中何能一日安?”
釋印肅名句,同輪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