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學今三世,儒流甫七人
出自宋代孫應時《佑侄實赴鄉(xiāng)法吾家讀書三世至此侄才七人作十》:
家學今三世,儒流甫七人。
生涯無窶悴,存沒幾酸辛。
父干真吾責,孫枝見汝新。
提攜從總丱,成長及冠巾。
幸有源流正,應先器質醇。
緒馀雖耳染,緣飾菲天真。
黃卷心懷古,青燈坐達晨。
定無錢使鬼,當見笑如神。
科目誠尚龍,朝家重選掄。
桂分清夜月,花趁曲江春。
此日云霄路,他年柱石臣。
成功期濟世,私喜因榮親。
俗薄堪長笑,才輕不自珍。
胮肛夸小枝,屑窣較微塵。
努力初濡翰,馳心謹問津。
利名卑汲汲,教誨實諄諄。
莫濫齊庭吹。
空慚越里顰。
裁詩不盡意,持付合書紳。
注釋參考
家學
家學 (jiāxué) 書香世家中相延續(xù)的學問 paternal teaching and influence;knowledge handed down from father to child 劉君有家學,三世道益孤?!?蘇軾《劉壯與長官是堂》三世
三世 (sān-shì) 三代,常指祖孫三代 three generations 在美洲,尤指在美國出生并受教育的第二代日本移民的子女 sansei儒流
儒士之輩。 唐 杜甫 《贈虞十五司馬》詩:“交態(tài)知浮俗,儒流不異門?!薄短綇V記》卷四○一引 唐 柳祥 《瀟湘錄·張珽》:“路北一二里,有一子,亦儒流也?!?明 胡應麟 《少室山房筆叢·丹鉛新錄六·感遇詩》:“ 宋 世五言古,惟《感興》三十八章,尚有拾遺風格,雖多作儒流見解,其體製實高出一時?!?/p>
七人
指古代天子的七位諍臣。 宋 范仲淹 《蘇州謝就除禮部員外郎表》:“念三圣之艱難,而成丕業(yè);求七人之蹇諤,以補大猷?!眳⒁姟?七臣 ”。
孫應時名句,佑侄實赴鄉(xiāng)法吾家讀書三世至此侄才七人作十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