唯此天津橋下水,古今都作一般聲
出自宋代邵雍《天津感事二十六首》:
前朝無限貴公卿,后世徒能記姓名。
唯此天津橋下水,古今都作一般聲。
注釋參考
天津橋
古浮橋名。故址在今 河南 洛陽市 西南。 隋煬帝 大業(yè) 元年遷都,以 洛水 貫都,有天漢津梁的氣象,因建此橋,名曰 天津 。 隋 末為 李密 燒毀, 唐 宋 屢次改建加固, 金 以后廢圮。 唐 白居易 《和友人洛中春感》詩:“莫悲 金谷園 中月,莫嘆 天津橋 上春。若學多情尋往事,人間何處不傷人?”
下水
下水 (xiàshuǐ) 放水 enter the water 放入或滑入水中 launch 船下水 比喻入伙做壞事 take to evildoing 她用色相拉他下水 xiàshui 食用的牲畜內(nèi)臟 offal;viscera 豬下水古今
古今 (gǔjīn) 古代和現(xiàn)代 ancient and modern 古今差異作一
亦作“ 作壹 ”。勞動專一。指專務耕戰(zhàn)。《管子·治國》:“民作一則田墾,姦巧不生。田墾則粟多,粟多則國富。姦巧不生ze{1~1}民治,富而治,此王之道也。”《商君書·說民》:“作一則力摶,力摶則彊。”《商君書·農(nóng)戰(zhàn)》:“國作壹一歲者,十歲彊;作壹十歲者,百歲彊;作壹百歲者,千歲彊。千歲彊者,王?!?/p>
邵雍名句,天津感事二十六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