俗情正好,知白守黑
出自元代王哲《河傳令 贈京兆席句押》:
衫敗易處。
俗情正好,知白守黑。
院脫離,好把明珠憐惜。
年時,因緣,怎生積。
心約已為規(guī)則。
圭一粒,細思非難覓。
性識真,便是神仙端的。
明公,專上,都押席。
注釋參考
俗情
(1).世俗的情感;不高尚或不高雅的情態(tài)。 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才略》:“但俗情抑揚,雷同一響,遂令 文帝 以位尊減才, 思王 以勢窘益價?!?唐 杜甫 《久客》詩:“羇旅知交態(tài),淹留見俗情?!?清 梁章鉅 《歸田瑣記·歸田》:“大抵古人著述,各有所本,雖小説家亦然,要足資考據(jù),備勸懲,砭俗情,助談劇,故雖歷千百年而莫之或廢也。”
(2).塵世的情思,與脫悟的情思相對。 宋 洪邁 《夷堅丁志·邢舜舉》:“君雖酷好,奈俗情未斷何。” 太平天囯 洪秀全 《原道救世歌》:“莫將一切俗情牽,須將一切妄念捐?!?/p>
正好
正好 (zhènghǎo) 恰好 just right;just in time;as it happeness 我想派人去叫你們,你們正好來了 不多不少,沒有零頭的 just enough;flat 正好用十秒鐘趕上了公共汽車知白守黑
《老子》:“知其白,守其黑,為天下式?!?河上公 注:“白,以喻昭昭;黑,以喻默默。人雖自知昭昭明白,當復守之以默默,如闇昧無所見,如是則可為天下法式。”后以“知白守黑”謂韜晦自處。 宋 蘇軾 《谷庵銘》:“堂雖白矣庵自黑,知白守黑名曰谷?!?清 錢謙益 《眼鏡篇送張異度》:“知白守黑通重玄,眼有瘴膜得鏡蠲?!?/p>成語解釋意思是對是非黑白,雖然明白,還當保持暗昧,如無所見。這是道家的消極處世態(tài)度。知白守黑出處《老子》:“知其白,守其黑,為天下式?!?p>王哲名句,河傳令 贈京兆席句押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