燈火笙歌別海壖,詔書歸覲九重天
出自宋代孫應(yīng)時(shí)《送明守黃子由尚書赴召》:
燈火笙歌別海壖,詔書歸覲九重天。
已將清凈安齊國,不使聲名減潁川。
題品人才看贊贊,夫持皇極在平平。
文星舊與文昌亞,今貫三臺更炳然。
注釋參考
燈火
燈火 (dēnghuǒ) 泛指亮著的燈燭 candlelights笙歌
笙歌 (shēnggē) playing and singing 和笙之歌 泛指奏樂唱歌;笙歌鼎沸(形容音樂歌舞熱鬧非凡)海壖
亦作“ 海堧 ”。海邊地。亦泛指沿海地區(qū)。 唐 柳宗元 《南省轉(zhuǎn)牒欲具江國圖令盡通風(fēng)俗故事》詩:“圣代提封盡海壖,狼荒猶得紀(jì)山川?!?宋 蘇軾 《真相院釋迦舍利塔銘》詩:“流傳至此誰使然,并包 齊 魯 窮海壖?!?明 歸有光 《祭朱恭靖公文》:“唯 崑 為縣,僻在海堧?!?章炳麟 《訄書·定版籍》:“今之da{1*1}法,自法、井、海堧有鹽而外,露田稻最長,黍、稷、粱、麥各有品也?!?/p>
詔書
詔書 (zhàoshū) 皇帝布告臣民的文書 imperial decree; imperial edict 衣帶詔書歸覲
謂歸謁君王父母。 漢 酈炎 《遺令書》:“ 炎 之歸覲,在旦夕之閒耳?!?唐 賈島 《送韋瓊校書》詩:“賓佐兼歸覲,此行 江 漢 心?!薄顿Y治通鑒·唐德宗興元元年》:“愿陛下早下臣章,以解朝眾之惑,面諭 韓皋 使之歸覲,令 滉 感激無自疑之心?!?胡三省 注:“歸覲者,歸覲省父母也?!?明 高啟 有《題畫送人歸覲》詩。
九重天
(1).古人認(rèn)為天有九層,因泛言天為“九重天”?!痘茨献印ぬ煳挠?xùn)》:“天有九重。” 唐 張鷟 《朝野僉載》卷六引 宋善威 詩:“月落三株樹,日映九重天?!薄斗馍裱萘x》第二回:“愁云直上九重天,一派敗兵隨地?fù)??!?李瑛 《我們的飛機(jī)》詩:“等信號,一步跨上九重天,回頭看,全國人民望著你!”
(2).指帝王或朝廷。 唐 韓愈 《左遷至藍(lán)關(guān)示侄孫湘》詩:“一封朝奏九重天,夕貶 潮陽 路八千?!?宋 晏殊 《浣溪沙》詞:“可惜異香珠箔外,不辭清唱玉尊前。使星歸覲九重天?!?元 吳昌齡 《張?zhí)鞄煛返谝徽郏骸胺€(wěn)請受著九重天雨露恩和寵?!?清 李漁 《風(fēng)箏誤·請兵》:“羽書飛上九重天,佇望旌旗自日邊?!?/p>
孫應(yīng)時(shí)名句,送明守黃子由尚書赴召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