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陳宓《南康大雪》:
嘉定己卯歲,正月十七朝。
新春才五日,大雪滂以飄。
繽紛七晝夜,冷氣充層霄。
朔風(fēng)攪宇宙,爆耳驚秋潮。
大廈作小舫,輕舠想浮搖。
江湖本浩蕩,星渚尤多飚。
常時(shí)尚閉戶,此日寒殊驕。
行人泊前岸,只尺萬里遙。
誰言民窶貧,積此珠與瑤。
凍死不敢恨,千山長(zhǎng)禾苗。
蝗螟永入地,癘疫仍潛消。
我得一笑歸,還家詫漁樵。
作詩紀(jì)事實(shí),持付村童謠。
注釋參考
蝗螟
蝗與螟。兩種莊稼的害蟲?!秴问洗呵铩げ磺罚骸盎让?,農(nóng)夫得而殺之,奚故,為其害稼也?!?唐 韓愈 《答張徹》詩:“刺史肅蓍蔡,吏人沸蝗螟。” 宋 蘇軾 《芙蓉城》詩:“愿君收視觀三庭,勿與嘉穀生蝗螟?!?/p>
入地
(1).鉆入地下。形容十分羞慚。 北齊 顏之推 《顏氏家訓(xùn)·勉學(xué)》:“及有吉兇大事,議論得失,蒙然張口,如坐云霧。公私宴集,談古賦詩,塞默低頭,欠伸而已。有識(shí)旁觀,代其入地?!?宋 陳亮 《廣惠王祈雨文》:“ 亮 等今思厥愆,慚恨入地?!?/p>
(2).喻死亡?!逗鬂h書·班超傳》:“蠻夷之性,悖逆侮老,而 超 旦暮入地,久不見代,恐開姦宄之源,生逆亂之心?!?宋 蘇軾 《論倉(cāng)法札子》:“臣材術(shù)短淺,老病日侵,常恐大恩不報(bào),銜恨入地,故貪及未死之間,時(shí)進(jìn)瞽言。” 清 黃遵憲 《赤穗四十七義士歌》詩序:“茍靦顏視息,他日蒙恥入地,將何面目見我公乎?”參見“ 入土 ”。
(3). 宋 代 靖州 地區(qū)少數(shù)民族的一種習(xí)俗。居民互斗,勝者僅掠取敗者之錢財(cái)而歸還其土地,謂之“入地”。
癘疫
瘟疫?!蹲髠鳌ふ压辍罚骸吧酱ㄖ?,則水旱癘疫之災(zāi),於是乎禜之?!?孔穎達(dá) 疏:“癘疫謂害氣流行,歲多疾病?!?唐 韓愈 《為宰相賀雪表》:“實(shí)豐穰之嘉瑞,銷癘疫於新年。” 清 錢泳 《履園叢話·景賢·書周孝子事》:“時(shí)夏令初屆, 淮 泗 間癘疫流行,多朝發(fā)夕死者?!?鄒韜奮 《萍蹤寄語》七六:“又例如鄉(xiāng)下土老兒飲了溝里的污水,發(fā)生癘疫,他們又相信牧師們的說教,說這是天災(zāi),用來懲罰他們的罪惡的!”
潛消
暗中消除。 唐 元稹 《崔弘禮鄭州刺史制》:“ 春秋 時(shí) 鄭 多良士,是以師子 大叔 之政,而羣盜之氣潛消。”《老殘游記》第十一回:“南革之亂……至庚戌,辰戌一沖而爆發(fā),然其興也漸進(jìn),其滅也潛消,南方之強(qiáng)也?!?志達(dá) 《保滿與排滿》:“在 滿 人而言 滿 漢 平等,不過以此説籠絡(luò) 漢 民,以潛消其革命?!?/p>
陳宓名句,南康大雪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