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元代王哲《小重山 喻牛子》:
堪嘆犢兒不喚牛。
性如湍水急,碧波流。
只知甘乳做膏油。
長隨母,擺尾囗搖頭。
漸漸騁無休。
奔馳山谷路,入溪溝。
未從韁絆恣因由。
貪香草。
怎曉虎狼憂。
注釋參考
長隨
(1). 明 代宦官的第二等?!睹魇贰せ鹿賯饕弧ず味Α罚骸?弘治 初,為長隨,上疏請革傳奉官,為儕輩所忌。”
(2).官府雇用的仆役。 清 趙翼 《廿二史札記》卷三六:“長隨本中官之次等,受役於大璫者……今俗所謂長隨,則官場雇用之僕人。”《儒林外史》第三七回:“又給了他十兩銀子,打發(fā)出去,隨即把他薦在一個知縣衙門里做長隨。”
(3).泛指仆役?!度辶滞馐贰返谖迦兀骸?陳木南 寫了一個札子,叫長隨拿到國公府向 徐九公子 借了二百兩銀子?!?/p>
搖頭
搖頭 (yáotóu) 頭左右搖動 shake one’s head王哲名句,小重山 喻牛子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