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歲茲辰捧御床,五更三點(diǎn)入鹓行。
出自唐朝杜甫《至日遣興,奉寄北省舊閣老、兩》
去歲茲辰捧御床,五更三點(diǎn)入鹓行。欲知趨走傷心地,
正想氛氳滿眼香。無路從容陪語笑,有時(shí)顛倒著衣裳。
何人錯憶窮愁日,愁日愁隨一線長。
憶昨逍遙供奉班,去年今日侍龍顏。麒麟不動爐煙上,
孔雀徐開扇影還。玉幾由來天北極,朱衣只在殿中間。
孤城此日堪腸斷,愁對寒云雪滿山。
注釋參考
去歲
去歲 (qùsuì) 去年 last year御床
亦作“ 御床 ”?;实塾玫淖P之具?!度龂尽の褐尽げ苷?zhèn)鳌罚骸跋鹊墼t陛下、 秦王 及臣升御牀,把臣臂,深以后事為念?!?唐 賈島 《送安南惟鑒法師》詩:“講經(jīng)春殿里,花遶御牀飛?!?明 劉基 《煌煌京洛行》:“妖星入太極,胡雛登御床?!?/p>
五更
五更 (wǔgēng) 舊時(shí)把一夜分為五更,即一更、二更、三更、四更、五更 the five periods of the night 指第五更 before dawn;the fifth watch just before dawn 夜夜達(dá)五更?!队衽_新詠·古詩為焦仲卿妻作》 起五更,睡半夜三點(diǎn)
(1).舊時(shí)以更計(jì)時(shí),一夜五更,每更分三點(diǎn)。 唐 杜甫 《至日遣興寄北省舊閣老兩院故人》詩之一:“去歲茲辰捧御牀,五更三點(diǎn)入鵷行。” 唐 李商隱 《夜半》詩:“三更三點(diǎn)萬家眠,露欲為霜月墮煙?!薄对贰け舅摹罚骸捌湟菇?,一更三點(diǎn),鐘聲絶,禁人行;五更三點(diǎn),鐘聲動,聽人行。”
(2).指古 印度 婆羅謎字體表示i-(kara)的字母。原寫作不縱不橫的三個點(diǎn),后在吐火羅語中作三個“c”字形,故稱“三點(diǎn)”。佛教借此三點(diǎn)不縱不橫的三角關(guān)系,以喻教義。一般指《涅槃經(jīng)》所說的“三德”:法身德、般若德和解脫德。天臺宗亦因以指空、假、中?!抖鼗妥兾募そ的ё兾摹罚骸皶c(diǎn)於真原,凈六塵於人境?!?前蜀 貫休 《聞大愿和尚順世》詩之三:“若游三點(diǎn)外,爭把七賢平。” 清 龔自珍 《釋二門三點(diǎn)同異》:“二門三點(diǎn),有二種釋。先釋二門,止、觀是。乃釋三點(diǎn),空、假、中是。”
鹓行
指朝官的行列。《梁書·張緬傳》:“殿中郎缺。 高祖 謂 徐勉 曰:‘此曹舊用文學(xué),且居鵷行之首,宜詳擇其人。’” 唐 溫庭筠 《病中書懷呈友人》詩:“鳳闕分班立,鵷行竦劍趨?!?清 唐孫華 《壽陸次公別駕》詩之二:“朝衫久卸別鵷行,陸展猶然髩未蒼?!?/p>
杜甫名句,至日遣興,奉寄北省舊閣老、兩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