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陸游《書懷》:
楚澤巴江兩鬢殘,夕陽又是倚闌干。
敢言日與長安遠(yuǎn),惟恨天如蜀道難。
客枕五更歸夢短,新詩千首后人看。
青簾白舫何時(shí)發(fā),醉聽琵琶興已闌。
注釋參考
敢言
(1).敢于進(jìn)直言?!秶Z·魯語下》:“夫外朝,子將業(yè)君之官職焉;內(nèi)朝,子將庀 季氏 之政焉,皆非吾所敢言也?!薄缎绿茣ず绿幙鳌罚骸?處俊 資約素,土木形骸,然臨事敢言,自秉政,在帝前議論諄諄,必傅經(jīng)義?!?/p>
(2).冒昧陳述?!稇?zhàn)國策·秦策一》:“臣聞之,弗知而言為不智,知而不言為不忠……臣敢言往昔?!?/p>
長安
[Chang'an] 長安地名始于秦朝,西漢、隋、唐等朝的都城,在今陜西西安一帶
詳細(xì)解釋(1).古都城名。 漢高祖 七年(公元前200年)定都于此。此后 東漢 獻(xiàn)帝 初、 西晉 愍帝 、 前趙 、 前秦 、 后秦 、 西魏 、 北周 、 隋 、 唐 皆于此定都。 西漢 末綠林、赤眉, 唐 末 黃巢 領(lǐng)導(dǎo)的農(nóng)民起義軍也曾建都于此。故城有二: 漢 城筑于 惠帝 時(shí),在今 西安市 西北。 隋 城筑于 文帝 時(shí),號(hào) 大興城 ,故址包有今 西安城 和城東、南、西一帶。 唐 末就舊城北部改筑新城,即今 西安城 。
(2). 唐 以后詩文中常用作都城的通稱。 唐 李白 《金陵》詩之一:“ 晉 家南渡日,此地舊 長安 ?!?宋 周密 《武林舊事·淳熙八年》:“雪卻甚好,但恐 長安 有貧者。” 清 龔自珍 《同年馮文江索詩贈(zèng)行》:“ 馮君 才大行孔修,少年挾策 長安 游。”
蜀道難
(1).樂府《瑟調(diào)曲》名。 南朝 梁簡文帝 、 劉孝威 等均有此作, 唐 李白 所作尤有名?!稑犯娂は嗪透柁o十五·瑟調(diào)曲五》引 唐 吳兢 《樂府解題》:“《蜀道難》備言 銅梁 、 玉壘 之阻,與《蜀國絃》頗同。”《樂府詩集·相和歌辭十五·瑟調(diào)曲五》引《尚書談錄》:“ 李白 作《蜀道難》以罪 嚴(yán)武 ,后 陸暢 謁 韋南康 皋 於 蜀郡 ,感 韋 之遇,遂反其詞作《蜀道易》云:‘蜀道易,易於履平地?!?/p>
(2).謂入 蜀 道路的艱難。 清 洪昇 《長生殿·驚變》:“在深宮兀自嬌慵慣,怎樣支吾 蜀 道難!我那妃子呵,愁殺你玉軟花柔要將途路趲?!?清 張問陶 《高碑店垂絲古柳》詩:“平原繫馬五更寒,萬里重來 蜀 道難。”
陸游名句,書懷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