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流日以遠(yuǎn),循襲不為恥
出自宋代吳儆《和孫先生彥及棣肅華堂詩》:
大雅久不作,聲我淫鄭紫。
古來非一秦。
焚厄故如此。
西都盛經(jīng)學(xué),聚訟自茲始。
建安委道真,典香事玄理。
錦谷蔚云霧,組紃亦信美。
后生不著眼,千古空信耳。
誦習(xí)號(hào)純?nèi)?,曠達(dá)稱高士。
有如富賢賈,多藏不能使。
又如病酒狂,沉酣糟粕旨。
源流日以遠(yuǎn),循襲不為恥。
先生秉大雅,江東今夫子。
持身不夷惠。
漫仕無溫喜。
學(xué)術(shù)心自得,筌蹄視經(jīng)史。
蘭舟翼桂楫,巨川端可涘。
我家世從公,公欲出泥滓。
愚不堪世用,非人不我心。
破屋蔭蓬根。
春薺才墻址。
寂寞誰肯顧,公獨(dú)不我鄙。
遺之珠玉篇,諄諄說友弟。
直欲障頹波,肯與為茅靡。
觀以用意處,可與召穆比。
弟兄吾手足,父母吾怙恃。
盡此菽水歡,還勝有酒醑。
古來顧為兄,日月不可弭。
圣賢師百世,河海潤千里。
注釋參考
源流
源流 (yuánliú) 水的本源和支流 origin and development 順澗爬山,直到源流之處?!段饔斡洝? ;借指事物的起源和發(fā)展 料應(yīng)必遇知音者,說破源流萬法通?!段饔斡洝?h3>循襲沿襲,因襲。 宋 費(fèi)袞 《梁溪漫志·時(shí)政記》:“然循襲一季之例,或半年始送著作,往往愆期,妨于修撰?!?宋 周煇 《清波別志》卷中:“今借服者悉許佩魚,但以借紫借緋入銜,當(dāng)是循襲未許佩魚之製?!?/p>
不為
(1).不做;不干?!对姟ばl(wèi)風(fēng)·淇奧》:“善戲謔矣,不為虐兮?!薄睹献印ち夯萃跎稀罚骸盀殚L者折枝,語人曰:‘我不能’,是不為也,非不能也。” 宋 曾鞏 《寄歐陽舍人書》:“立言者既莫之拒而不為;又以其子孫之所請(qǐng)也,書其惡焉則人情之所不得,於是乎銘始不實(shí)?!?/p>
(2).謂收成不好?!赌印るs守》:“令民家有三年畜蔬食以備湛旱、歲不為?!?王念孫 《讀書雜志·墨子六》:“‘歲不為’,猶《玉藻》言年不順成也。”《淮南子·本經(jīng)訓(xùn)》:“是故上下離心,氣乃上蒸,君臣不和,五穀不為?!?高誘 注:“不為,不成也。”
(3).不算,不是。 南朝 宋 顏延之 《陶徵士誄》:“夫璿玉致美,不為池隍之寶;桂椒信芳,而非園林之實(shí)?!?清 李漁 《閑情偶寄·詞曲》:“先破后承,始開終結(jié),內(nèi)分八股,股股相對(duì),繩墨不為不嚴(yán)矣?!?/p>
(1).不因?yàn)椤!盾髯印ぬ煺摗罚骸疤煨杏谐?,不?堯 存,不為 桀 亡?!?漢 東方朔 《答客難》:“天不為人之惡寒而輟其冬,地不為人之惡險(xiǎn)而輟其廣,君子不為小人之匈匈而易其行?!?宋 周邦彥 《浣溪沙》詞:“不為蕭娘舊約寒,何因容易別 長安 ?!?/p>
(2).不為了?!稘h書·揚(yáng)雄傳下》:“蓋聞圣主之養(yǎng)民也,仁霑而恩洽,動(dòng)不為身?!?顏師古 注:“言憂百姓也?!?/p>
吳儆名句,和孫先生彥及棣肅華堂詩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