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明代 馮夢龍《醒世恒言·卷十》:
摘自《醒世恒言·卷十》
解釋:穿戴衣冠的不一定都是男子,佩戴巾幗的不一定都是女人。
原文摘要:
劉小官雌雄兄弟衣冠未必皆男子,巾幗如何定婦人?歷數(shù)古今多怪事,高山為谷海生塵。且說國朝成化年間,山東有一男子,姓桑,名茂,是個小家之子。垂髻時,生得紅白細(xì)嫩。一日,父母教他往村中一個親戚人家去,中途遇了大雨,閃在冷廟中躲避。那廟中先有一老姬也在內(nèi)躲雨,兩個做一堆兒坐地。那雨越下越大了,出頭不得。老姬看見桑茂標(biāo)致,將言語調(diào)他。桑茂也略通些情竅,只道老姬要他干事。臨上交時,原來老軀腰間到有本錢,把桑茂后庭弄將起來。事畢,雨還未止。桑茂終是孩子家,便問道:“你是婦道,如何有那話兒?”老姬道:“小官,我實對你說,莫要泄漏于他人。我不是婦人,原是個男子。從小縛做小腳,學(xué)那婦道妝扮,習(xí)成低聲啞氣,做一手好針線,潛往他鄉(xiāng),假稱寡婦,央人引
注釋參考
衣冠
衣冠 (yīguān) 衣服和禮帽 clothes and hat 服飾 dress 衣冠不整 指紳士,借指禮教、斯文 gentle 衣冠之弟未必
未必 (wèibì) 不一定;不見得 may not;not necessarily 未必有其實也?!獫h· 王充《論衡·訂鬼篇》 未必不為愚人之所知。——清· 劉開《問說》 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。 未必不過此已忘。——《聊齋志異·促織》 他未必去北京男子
男子 (nánzǐ) 男性 man;male巾幗
巾幗 (jīnguó) 古代婦女的頭巾和發(fā)飾。借指婦女 women in general 諸葛亮數(shù)挑戰(zhàn),帝( 司馬懿)不出,因遺帝巾幗婦人之飾?!稌x書·宣帝紀(jì)》 巾幗英雄如何
如何 (rúhé) how 用什么手段或方法 在退休制下如何提高津貼的問題 方式、方法怎樣 接下去的問題是如何表明我們的意思 在什么情況下 when 姐妹三人如何再相會 怎么,怎么樣 how;why 如今叫我管天王堂,未知久后如何?!端疂G傳》 “如……何”,表示’把……怎么樣” as 以君之力,曾不能損魁父之丘,如太行、 王屋何?——《列子·湯問》婦人
婦人 (fùrén) 古時稱士的配偶 lady 天子之妃曰后,諸侯曰夫人,大夫曰孺人,士曰婦人,庶人曰妻。——《禮記·曲禮下》 已婚婦女;女人 married women 婦人專權(quán),奸臣當(dāng)?shù)?p>馮夢龍名句,醒世恒言·卷十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- 追隨況有,疏簾珠袖,濃香紺幰作者:王安中作品:水龍吟(游御河并過壓沙寺作)
- 不厭浮塵擬何了,片心難舍此緣中
- 梁苑昔傾蓋,膺門嘗贈鞭
- 湖心月上明如晝,樹杪風(fēng)生冷逼秋作者:陸游作品:月夜泛小舟湖中三更乃歸
- 不嫌村餉薄,但愛野蔬香。
- 訪以執(zhí)文柄,我亦費羅取,書生家風(fēng)寒,仆馬在何許作者:鄭剛中作品:類試院放榜眾論以得士為慶作古詩一章呈詳定
- 自覺人生此會稀,有酒寧論盞作者:陳著作品:卜算子(用前韻弟藻次日又設(shè)酒)
- 空庭翠霧合,高樹紅日升
- 屈指燎黃慶不遠(yuǎn),金冠章紱看駝峰作者:姜特立作品:和弟邦佐邦達(dá)賀得節(jié)
- 中心曷能忘,長吟復(fù)長喟作者:釋文珦作品:馮深居長余二十三歲趙東閣長余二十二歲周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