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姚合《游春十二首》
正月一日后,尋春更不眠。自知還近僻,眾說過于顛。
看水寧依路,登山欲到天。悠悠芳思起,多是晚風(fēng)前。
官卑長少事,縣僻又無城。未曉沖寒起,迎春忍病行。
樹枝風(fēng)掉軟,菜甲土浮輕。好個林間鵲,今朝足喜聲。
詩酒相牽引,朝朝思不窮。苔痕雪水里,春色竹煙中。
迎雨緣池草,摧花倚樹風(fēng)。書非名利事,愛此少人同。
塵中主印吏,誰遣有高情。趁暖檐前坐,尋芳樹底行。
土融凝墅色,冰敗滿池聲。漸覺春相泥,朝來睡不輕。
疏頑無異事,隨例但添年。舊歷藏深篋,新衣薄絮綿。
暖風(fēng)渾酒色,晴日暢琴弦。同伴無辭困,游春貴在先。
看春長不足,豈更覺身勞。寺里花枝凈,山中水色高。
嫩云輕似絮,新草細如毛。并起詩人思,還應(yīng)費筆毫。
悠悠小縣吏,憔悴入新年。遠思遭詩惱,閑情被酒牽。
戀花林下飲,愛草野中眠。疏懶今成性,誰人肯更憐。
處處春光遍,游人亦不稀。向陽傾冷酒,看影試新衣。
嫩樹行移長,幽禽語旋飛。同來皆去盡,沖夜獨吟歸。
朝朝看春色,春色似相憐。酒醒鶯啼里,詩成蝶舞前。
摘花盈手露,折竹滿庭煙。親故多相笑,疏狂似少年。
卑官還不惡,行止得逍遙。晴野花侵路,春陂水上橋。
塵埃生暖色,藥草長新苗。看卻煙光散,狂風(fēng)處處飄。
身被春光引,經(jīng)時更不歸。嚼花香滿口,書竹粉黏衣。
弄日鶯狂語,迎風(fēng)蝶倒飛。自知疏懶性,得事亦應(yīng)稀。
曉脫青衫出,閑行氣味長。一瓶春酒色,數(shù)頃野花香。
朝客聞應(yīng)羨,山僧見亦狂。不將僮仆去,恐為損風(fēng)光。
注釋參考
正月
正月 (zhēngyuè) 農(nóng)歷一年的第一個月 the first month of the lunar year 明年正月?!睹魇贰?h3>日后日后 (rìhòu) 以后;將來 in the future;in days to come 這東西日后可能用得著尋春
游賞春景。 唐 陳子昂 《晦日宴高氏林亭》詩:“尋春游上路,追宴入山家?!?宋 惠洪 《意行入古寺》詩:“清明雨過快晴天,古寺尋春亦偶然?!?明 梁辰魚 《浣紗記·游春》:“下官就是 越國 上大夫 范蠡 ,尋春到此。” 清 徐元正 《廣陵懷古》詩:“尋春易過佳風(fēng)月,送老難忘好墓田?!?/p>
姚合名句,游春十二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