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趙汝鐩《訪山中友》:
披荊踏石訪山友,野鳥驚人鬧枯柳。
牧童為我通姓名,一笑相迎鶴發(fā)叟。
結(jié)茅倚巖屋數(shù)間,塵埃辟易不用帚。
竹廚貯書維四五,土壁黏碑分左右。
山中新醅未堪壓,攜手邀我沽村酒。
床前尚有著殘棋,忘記四圍關(guān)戶牖。
日斜扶醉同歸來,但見黑白子紛糾。
獼猴樹上周章走,莫是此曹來動否。
注釋參考
牧童
牧童 (mùtóng) 放牧牛羊的小孩 cowboy;cowherd;shepherd boy為我
戰(zhàn)國 時期 楊朱 主張的“損一毫利天下不與,悉天下奉一身不取”的學(xué)說。《孟子·盡心上》:“ 楊子 取為我,拔一毛而利天下,不為也?!?/p>
姓名
姓名 (xìngmíng) 人的姓氏和名字 surname and personal name鶴發(fā)
白發(fā)。 南朝 梁 庾肩吾 《八關(guān)齋夜賦四城門·第三賦南城門老》:“鶴髮辭軒冕,鮐背烹葵菽?!?唐 劉希夷 《代悲白頭翁》詩:“宛轉(zhuǎn)娥眉能幾時,須臾鶴髮亂如絲?!?郭沫若 《洪波曲》第七章四:“矮小的 張仲老 把他的童顏愈見漲紅起來,星眼愈見睜圓起來,鶴發(fā)似乎有要直豎的形勢?!?/p>
趙汝鐩名句,訪山中友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