題輿適茲地,捧檄重相并
出自宋代趙蕃《奉送純父元之昆仲》:
春江足風(fēng)雨,雨里送江行。
黃綬我白下,弦歌翁武城。
題輿適茲地,捧檄重相并。
邂逅得兄弟,從游成友生。
臨分皆有贈(zèng),雖病可忘情。
中壘經(jīng)窮旨,建安詩(shī)著名。
絕知傳世遠(yuǎn),可但決科榮。
江右連江左,相期茂厥聲。
注釋參考
題輿
東漢 周景 任 豫州 刺史時(shí),嘗辟 陳蕃 (字 仲舉 )為別駕。 蕃 辭不就。 景 題別駕輿曰:“ 陳仲舉 座也?!辈粡?fù)更辟。 蕃 惶懼,起視職。事見《太平御覽》卷二六三引 三國(guó) 吳 謝承 《后漢書》。后遂用作典故,以“題輿”謂景仰賢達(dá),望其出仕。 唐 楊炯 《從甥梁錡墓志銘》:“ 桓溫 之徵 謝奕 ,暫為司馬之官; 周景 之禮 陳蕃 ,仍降題輿之命。” 唐 杜甫 《寄李十四員外布十二韻》:“名參 漢 望苑,職述 景 題輿?!?宋 司馬光 《送王彥臣同年通判亳州》詩(shī):“圣主憐耆舊,題輿得吏師。”
捧檄
東漢 人 毛義 有孝名。 張奉 去拜訪他,剛好府檄至,要 毛義 去任守令, 毛義 拿到檄,表現(xiàn)出高興的樣子, 張奉 因此看不起他。后來 毛義 母死, 毛義 終于不再出去做官, 張奉 才知道他不過是為親屈,感嘆自己知他不深。見《后漢書·劉平等傳序》。后以“捧檄”為為母出仕的典故。 唐 駱賓王 《渡瓜步江》詩(shī):“捧檄辭幽徑,鳴桹下 貴洲 。” 南唐 伍喬 《送江少府授延陵后寄》詩(shī):“束書西上謁明主,捧檄南歸慰老親?!?明 徐渭 《謝督府胡公啟》:“徒知母在而喜,頑然捧檄之情;務(wù)擬身教所先,遵以齊眉之敬?!?清 馮桂芬 《顧蓉莊年丈七十雙壽序》:“ 毛義 捧檄色喜,固以家貧親老?!?/p>
相并
并排;并列。 唐 朱慶馀 《宮詞》:“寂寂花時(shí)閉院門,美人相并立瓊軒?!?宋 范成大 《偶題》詩(shī):“蕉心榴萼俱無賴,要與春衫相并紅?!?/p>
趙蕃名句,奉送純父元之昆仲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