吹角向月窟,蒼山旌旆愁
出自唐代杜甫《送韋十六評事充同谷郡防御判官》:
昔沒賊中時,潛與子同游。
今歸行在所,王事有去留。
逼側(cè)兵馬間,主憂急良籌。
子雖軀干小,老氣橫九州。
挺身艱難際,張目視寇讎。
朝廷壯其節(jié),奉詔令參謀。
鑾輿駐鳳翔,同谷為咽喉。
西扼弱水道,南鎮(zhèn)枹罕陬。
此邦承平日,剽劫吏所羞。
況乃胡未滅,控帶莽悠悠。
府中韋使君,道足示懷柔。
令侄才俊茂,二美又何求。
受詞太白腳,走馬仇池頭。
古色沙土裂,積陰雪云稠。
羌父豪豬靴,羌兒青兕裘。
吹角向月窟,蒼山旌旆愁。
鳥驚出死樹,龍怒拔老湫。
古來無人境,今代橫戈矛。
傷哉文儒士,憤激馳林丘。
中原正格斗,后會何緣由。
百年賦命定,豈料沉與浮。
且復(fù)戀良友,握手步道周。
論兵遠(yuǎn)壑凈,亦可縱冥搜。
題詩得秀句,札翰時相投。
注釋參考
吹角
吹號角。 唐 王維 《從軍行》:“吹角動行人,喧喧行人起。” 宋 蘇軾 《吾謫海南》詩:“孤城吹角煙樹里,落日未落江蒼茫?!?/p>
月窟
(1).傳說月的歸宿處?!稘h武帝內(nèi)傳》:“仰上升絳庭,下游月窟阿。” 唐 岑參 《獻(xiàn)封大夫破播仙凱歌》之二:“官軍西出過 樓蘭 ,營幕傍臨月窟寒。” 宋 邵雍 《秋懷》詩之三二:“脫衣掛扶桑,引手探月窟?!?/p>
(2).泛指邊遠(yuǎn)之地。 唐 李白 《蘇武》詩:“渴飲月窟水,飢飡天上雪?!?/p>
(3).月宮;月亮。 晉 摯虞 《思游賦》:“觀玄鳥之參趾兮,會根壹之神籌;擾毚兔于月窟兮,詰 姮娥 于蓐收?!?唐 盧肇 《天河賦》:“光連月窟,何慙媚以懷珠;影照天津,豈愧浄而如練?!?宋 王禹偁 《商山海棠》詩:“桂須辭月窟,桃合避仙源?!?明 謝讜 《四喜記·禁苑奇逢》:“玉兔豈嘗離月窟,竹貍空想喫天鵝。”《紅樓夢》第五十回:“ 寳琴 也忙笑道:‘月窟翻銀浪?!?湘云 忙聯(lián)道:‘霞城隱赤標(biāo)?!?/p>
蒼山
青山。 唐 杜甫 《九成宮》詩:“蒼山入百里,崖斷如杵臼。”
旌旆
見“ 旌斾 ”。
杜甫名句,送韋十六評事充同谷郡防御判官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