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魏晉陶淵明《述酒》:
重離照南陸,鳴鳥聲相聞;秋草雖未黃,融風(fēng)久已分。
素礫皛修渚,南嶽無馀云。
豫章抗高門,重華固靈墳。
流淚抱中嘆,傾耳聽司晨。
神州獻(xiàn)嘉粟,西靈為我馴。
諸梁董師旅,芊勝喪其身。
山陽歸下國,成名猶不勤。
卜生善斯牧,安樂不為君。
平王去舊京,峽中納遺薰。
雙陵甫云育,三趾顯奇文。
王子愛清吹,日中翔河汾。
朱公練九齒,閑居離世紛。
峨峨西嶺內(nèi),偃息常所親。
天容自永固,彭殤非等倫。
注釋參考
重離
(1).《易·離》:“明兩作離,大人以繼明照于四方?!?孔穎達(dá) 疏:“明兩作離者,離為日,日為明。”《離》卦為離上離下相重,故以“重離”指太陽。 晉 陸云 《喜霽賦》:“爾乃俯順習(xí)坎,仰熾重離,兼明暢而天地曄兮,羣生悅而萬物齊。”《隋書·音樂志下》:“重離得位,芒種在時(shí)?!?清 王夫之 《南岳賦》:“母黃精之函載,焫相見於重離?!?/p>
(2).古以帝王喻日,因本《易·離》之義,以“重離”指帝王或太子。 南朝 梁 沉約 《謝立皇太子賜絹表》:“重離在天,八紘之所共仰;明兩作貳,萬國所以咸寧?!薄端鍟钏貍鳌罚骸胺┍菹抡罩仉x之明,養(yǎng)繼天之德?!薄端鍟な废閭鳌罚骸把鑫w元良之德,煥重離之暉。”
南陸
南方,南方大地。《后漢書·律歷志下》:“是故日行北陸謂之冬,西陸謂之春,南陸謂之夏,東陸謂之秋?!?晉 陶潛 《述酒》詩:“重離照南陸,鳴鳥聲相聞?!?元 周權(quán) 《次韻褚仲明苦熱行》:“燭龍銜火飛南陸,萬疊云峰天地窄?!?/p>
鳴鳥
(1).指鳳凰?!稌ぞ龏]》:“耇造德不降,我則鳴鳥不聞?!?孫星衍 注引 馬融 曰:“鳴鳥,謂鳳皇也?!薄段倪x·任昉<天監(jiān)三年策秀才文>》:“鳴鳥蔑聞,《子衿》不作?!?呂延濟(jì) 注:“鳴鳥,鳳也。”
(2).鳴啼的鳥。 南朝 宋 謝惠連 《悲哉行》:“翩翩翔禽羅,關(guān)關(guān)鳴鳥列?!?明 夏完淳 《李都尉從軍》詩:“流泉清在山,鳴鳥聲在林?!?/p>
相聞
(1).彼此都能聽到。極言距離之近?!独献印罚骸班弴嗤?,雞犬之聲相聞。” 晉 陶潛 《桃花源記》:“阡陌交通,雞犬相聞。” 宋 蘇軾 《表忠觀碑》:“四時(shí)嬉游,歌舞之聲相聞。” mao{1~1}澤{1*1}東 《西江月·井岡山》詞:“山下旌旗在望,山頭鼓角相聞?!?/p>
(2).互通信息;互相通報(bào)?!逗鬂h書·隗囂傳》:“自今以后,手書相聞,勿用傍人解構(gòu)之言。”《警世通言·桂員外途窮懺悔》:“有十餘年不相聞了,何期今日得遇?”《清史稿·諸王傳三·貝子彰泰》:“將軍 蔡毓榮 調(diào)遣 漢 兵,今進(jìn)取 貴州 ,若不相聞,恐礙軍機(jī)?!?/p>
融風(fēng)
(1).指東北風(fēng)?!蹲髠鳌ふ压四辍罚骸氨樱L(fēng)。 梓慎 曰:‘是謂融風(fēng),火之始也。’” 杜預(yù) 注:“東北曰融風(fēng)。融風(fēng),木也。木,火母,故曰火之始?!?孔穎達(dá) 疏:“東北曰融風(fēng)?!兑拙暋纷髡{(diào)風(fēng),俱是東北風(fēng)。一風(fēng)有二名。東北,木之始,故融風(fēng)為木也。木是火之母,火得風(fēng)而盛,故融為火之始?!?晉 陶潛 《述酒》詩:“秋草雖未黃,融風(fēng)久已分。” 逯欽立 校注:“鶗鴂鳴后,百草雖未黃落,但立春以來的融風(fēng)(東北風(fēng))已經(jīng)消散。融風(fēng)兼指 祝融 之風(fēng)。” 唐 韓偓 《有感》詩:“融風(fēng)漸暖將迴鴈,滌水猶腥近斬蛟?!眳⒁姟?八風(fēng) ”。
(2). 祝融 之風(fēng)。指大火。 唐 柳宗元 《湘源二妃廟碑》:“潛火煽孽,燉于融風(fēng)?!?宋 范成大 《時(shí)敘火后意不釋然詩以解之》:“ 潘郎 曉衾夢(mèng)蘧蘧,舞馬竟與融風(fēng)俱?!?清 錢謙益 《<列朝詩集>序》:“庚寅陽月,融風(fēng)為災(zāi),插架盈箱,蕩為煨燼。此集先付殺青,幸免於 秦 火 漢 灰之餘,於乎怖矣!”
久已
久已 (jiǔyǐ) 早已;早就 long ago 這件事我久已忘卻了陶淵明名句,述酒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