鐵橋本無(wú)柱,石樓豈有門(mén)。
出自宋朝蘇軾《次韻定慧欽長(zhǎng)老見(jiàn)寄八首》
鐵橋本無(wú)柱,石樓豈有門(mén)。
舞空五色羽,吠云千歲根。
松花釀仙酒,木客饋山飧。
我醉君且去,陶云吾亦云。
注釋參考
鐵橋
(1).用鋼鐵等建造的橋,多為通火車(chē)之用。
(2).指 廣東省 增城縣 東 羅浮山 中的石梁,望之如橋,因稱(chēng)。 唐 曹唐 《送羽人王錫歸羅浮》詩(shī):“石磴倚天行帶月, 鐵橋 通海入無(wú)塵?!?宋 蘇軾 《游羅浮山示兒子過(guò)》詩(shī):“ 鐵橋 石柱 連空橫,杖藜欲趁飛猱輕?!弊宰ⅲ骸吧接?鐵橋 、 石柱 ,人罕至者?!?清 林則徐 《中秋飲沙角炮臺(tái)眺月》詩(shī):“ 鐵橋 石柱 我未到, 黃灣 胥口 先句留?!眳㈤?明 陳璉 《羅浮山志·洞天福地》。
(3).地名。在 云南省 中甸縣 境。 唐 置鐵橋,跨 金沙江 ,以通 吐蕃 。 吐蕃 于此置 鐵橋城 ,為 吐蕃 十六城之一?!杜f唐書(shū)·德宗紀(jì)下》:“﹝ 貞元 十年﹞ 南詔 異牟尋 攻收 吐蕃 鐵橋 已東城壘一十六,擒其王五人,降其民眾十萬(wàn)口?!?/p>
石樓
(1).石牌坊。 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(jīng)注·淯水》:“水南道側(cè)有二石樓,相去六七丈,雙跱齊竦,高可丈七八,柱圓圍二丈有餘,石質(zhì)青緑,光可以鑒。其上欒櫨承栱,雕簷四注,窮巧綺刻,妙絶人工?!?清 黃生 《義府》卷下:“墓上石樓,蓋即今石牌坊,又謂之牌樓?!?/p>
(2).石筑的樓臺(tái)。 唐 韋應(yīng)物 《至西峰蘭若受田婦饋》詩(shī):“聊登石樓憩,下觀潭中魚(yú)?!?宋 梅堯臣 《石樓》詩(shī):“山腰古石樓,杳藹石梯上?!?/p>
有門(mén)
有辦法。謂得其關(guān)鍵或訣竅?!度嗣裎膶W(xué)》1977年第4期:“ 春來(lái) 的爸爸一拍大腿:‘咳!有門(mén)!’”
蘇軾名句,次韻定慧欽長(zhǎng)老見(jiàn)寄八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