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朝毛并《念奴嬌》
阿環(huán)家住閬風(fēng)頂,絳闕瑤臺相接。翳鳳乘鸞人不見,隱隱霓裳云衱。秀骨貞風(fēng),長眉翠淺,映白喉紅頰。非煙深處,渺然云浪千疊。一笑徐福扁舟,春風(fēng)空老盡,當(dāng)時(shí)童妾。骨冷魂清驚夢到,同看碧桃千葉。寄語青童,何時(shí)丹就,為我留窮笈。天雞催曉,卻愁吹墮塵劫。
注釋參考
翳鳳
本謂以鳳羽為車蓋,后用為乘鳳之意。 宋 張孝祥 《水調(diào)歌頭·金山觀月》詞:“揮手從此去,翳鳳更驂鸞?!?宋 辛棄疾 《水調(diào)歌頭·九日游云洞和韓南澗尚書韻》詞:“翳鳳驂鸞公去,落佩倒冠吾事,抱病且登臺?!?/p>
乘鸞
(1).傳說 春秋 時(shí) 秦 有 蕭史 善chui{1*1}簫, 穆公 女 弄玉 慕之, 穆公 遂以女妻之。 史 教 玉 學(xué)簫作鳳鳴聲,后鳳凰飛止其家, 穆公 為作鳳臺。一日,夫婦俱乘鳳凰升天而去。見 漢 劉向 《列仙傳》。鸞鳳統(tǒng)類,后因以“乘鸞”比喻成仙。 北周 庾信 《后魏驃騎將軍荊州刺史賀拔夫人元氏墓志銘》:“既異乘鸞,翻然永去;雖非舞鶴,即掩泉門?!?唐 李群玉 《玉真觀》詩:“高情帝女慕乘鸞,紺髮初簪玉葉冠。”《西游記》第六二回:“乘鸞登紫府,跨鶴赴 瀛洲 ?!?/p>
(2).比喻求得佳偶。 明 陳汝元 《金蓮記·小星》:“還問取雨香云艷,燕語鶯啼,好遂吹簫愿,喜嬴臺乘鸞風(fēng)便?!?清 李漁 《慎鸞交·卻媒》:“有多少官媒押定在烏紗后,不到乘鸞也死不休?!?/p>
(3).猶言仙逝。死的婉詞。 宋 曾鞏 《鄖口》詩:“風(fēng)光滿眼宛如昨,故人乘鸞獨(dú)騰騫。”
不見
不見 (bùjiàn) 不曾相見 do not see;do not meet 老哥倆可有日子不見了 見不著;丟失 be lost;be missing 一輛新自行車轉(zhuǎn)身就不見了隱隱
隱隱 (yǐnyǐn) 不分明的樣子 indistinct 隱隱的雷聲 微弱的 faint 感到隱隱作痛 形容車聲 rattle 隱隱何甸甸?!队衽_新詠·古詩為焦仲卿妻作》霓裳
霓裳 (nícháng) 就是《霓裳羽衣曲》,唐代樂曲名,相傳為唐玄宗所制 Nichang 輕攏慢捻抹復(fù)挑,初為《霓裳》后《六幺》?!啤?白居易《琵琶行(并序)》毛并名句,念奴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7腦洞大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