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蘇泂《舉子》:
先親去無歸,家有十男子。
春秋此堂上,拜起共祭祀。
一貧乃青氈,書種幸未已。
人言抱子晚,君已三十四。
何時(shí)見入學(xué),況未保齠稚。
老年樹松柏,仁者用其意。
父母養(yǎng)我時(shí),辛勤五兄弟。
蜂房今俯育,誰則逮菽水。
昊天真罔極,夢想九原啟。
恭惟父母心,敢不嗣遺體。
平生忠與孝,舉動(dòng)法經(jīng)史。
先訓(xùn)吾所知,功名蓋天爾。
注釋參考
恭惟
見“ 恭維 ”。
父母
父母 (fùmǔ) parents 父親和母親的總稱 父母者,人之本也。——《史記·屈原賈生列傳》 具有父親和母親作用的人不嗣
(1).謂不足以繼承前人之位?!稘h書·王莽傳上》:“事事謙退,動(dòng)而固辭?!稌吩弧?舜 讓于德,不嗣’,公之謂矣?!?顏師古 注:“言 舜 自讓德薄,不足以繼 帝堯 之事也?!卑?,《書·舜典》作“弗嗣”。 孔 傳:“辭讓於德不堪,不能嗣成帝位?!?/p>
(2).設(shè)有子嗣。 唐 元稹 《四皓廟》詩:“ 惠帝 竟不嗣, 呂氏 禍有因?!?/p>
遺體
遺體 (yítǐ) 死者的尸體 remains of the dead 向遺體告別 指自己的身體,古人認(rèn)為自身為父母的遺體 body蘇泂名句,舉子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3宇宙壁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