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懷二三子,落筆先飛霙
出自宋代蘇軾《次韻仲殊雪中游西湖二首》:
夜半幽夢覺,稍聞竹葦聲。
起續(xù)凍折弦,為鼓一再行。
曲終天自明,玉樓已崢嶸。
有懷二三子,落筆先飛霙。
共為竹林會,身與孤鴻輕。
秀語出寒餓,身窮詩乃亨。
禪老復(fù)何為,笑指孤煙生。
我獨(dú)念粲者,誰與予目成。
注釋參考
有懷
猶有感。 晉 夏侯湛 《東方朔畫贊》:“觀先生之祠宇,慨然有懷,乃作頌焉。” 南朝 宋 顏延之 《秋胡》詩:“有懷誰能已,聊用申苦難?!?元 薩都剌 《秋日病起池上》詩:“有懷誰與言,獨(dú)立心自省?!?/p>
二三子
二三子 (èrsānzǐ) 諸位 all of you 孤違蹇叔,以辱二三子,孤之罪也。——《左傳·僖公三十三年》落筆
落筆 (luòbǐ) 下筆書寫或作畫 start to write or draw;start to set pen on paper 他在有了生huo{1|1}體驗(yàn)后才落筆畫畫?飛霙
即飛英。 元 劉祁 《歸潛志》卷八:“簾疏見飛霙,窗靜聞落屑?!?清 唐孫華 《雪次東坡聚星堂韻禁體物語》:“去歲衝寒舟一葉,孤村遠(yuǎn)岸明殘雪。今年客館對飛霙,剝啄無人履聲絶。”參見“ 飛英 ”。
蘇軾名句,次韻仲殊雪中游西湖二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