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元代楊維楨《秀州相士歌》:
秀州相士薛見心,重湖風雨來相見。
手把茅山道人詩,亦有胡僧寫束絹。
自云膝不拜公卿,海內名人初入卷。
縹綾方冊錦盤囊,手錄梅花道人詩。
道人不讀姑布書,兩目看天走青電。
梅花忽露太極心,南枝北枝開一遍。
秀州相士亦識道,一笑求心符鐵券。
章生不相一只眼,桑生不相一尺面。
貌如削瓜帝治開,背如植鰭王業(yè)建。
君不見漢家將軍如牯腰,午夜臍燈照悲唁。
注釋參考
相士
相士 (xiàngshì) 相工,相者,相師。舊時以談命相為職業(yè)的人 physiognomist 照相機的略稱 camera 觀察人才,鑒別人才 identify talents 勝不敢復相士。——《史記·平原君虞卿列傳》識道
(1).識知圣道。 漢 揚雄 《法言·吾子》:“委大圣而好乎諸子者,惡覩其識道也?!?晉 陸機 《嘆逝賦》:“感秋華於衰木,瘁零露於豐草,在殷憂而弗違,夫何云乎識道?!?/p>
(2).識途?!段倪x·馬融<長笛賦>》:“山雞晨羣,壄雉晁雊,求偶鳴子,悲號長嘯。由衍識道,噍噍讙譟。” 呂向 注:“鳥獸行識其道。”
求心
謂玄思冥想,求悟佛理。佛教禪宗認為佛在人心,自省其心性,即可悟道成佛。 宋 蘇軾 《海會寺清心堂》詩:“ 南郭子綦 初喪我,西來 達磨 尚求心?!?王十朋 集注引 師民瞻 曰:“ 達磨 西來,不立文字,直指人心,見性悟道?!?宋 葉適 《趙振文傳借琉璃燈鋪寫山水人物》詩:“坐有求心客,駭目不忍看。”
鐵券
(1).即鐵契?!稏|觀漢記·桓帝紀》:“﹝ 延熹 ﹞八年,妖賊 蓋登 稱太皇帝,有璧二十,珪五,鐵券十一。后伏誅?!薄杜f唐書·良吏傳下·楊元琰》:“及事成,加云麾將軍,封 弘農郡公 ,食實封五百戶,仍賜鐵券,恕十死。” 明 陶宗儀 《輟耕錄·錢武肅鐵券》:“吾鄉(xiāng) 錢叔琛 氏 贇 ,乃 武肅王 之諸孫也……嘗出示所藏鐵券,形宛如瓦,高尺餘,闊二尺許,券詞黃金商嵌。” 清 朱彝尊 《謁劉文成公祠》詩:“黃金遺像蝕,鐵券幾人傳?!?清 凌揚藻 《蠡勺編·鐵券》:“ 臺州 民 錢允一 ,有家藏 吳越王 鏐 唐 賜鐵券。 洪武 初, 太祖 欲封功臣,遣使取其式而損益之。其制如瓦,第為七等。公二等(一高尺,廣一尺六寸五分;一高九寸五分,廣一尺六寸),侯三等(一高九寸,廣一尺五寸五分;一高八寸五分,廣一尺五寸;一高八寸,廣一尺四寸五分),伯二等(一高七寸五分,廣一尺三寸五分;一高六寸五分,廣一尺二寸五分)。外刻歷履恩數(shù)之詳,以記其功;中鐫免罪減祿之數(shù),以防其過。字嵌以金。凡九十七副,各分左右。左頒功臣,右藏內府。有故,則合之以取信。”參見“ 鐵契 ”。
(2).借指擁有鐵券的王侯貴族。 清 李漁 《蜃中樓·寄書》:“到今朝藿食伴腥膻,果然是不棄糟糠當年的鐵券?!?/p>
楊維楨名句,秀州相士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