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李處權《失題》:
天上石麟墮,人間瓊樹芳。
叔孫知典禮,曹植有文章。
桃李蹊方盛,芝蘭室更香。
榻先徐孺下,書異鄴侯藏。
載世推能事,當年亦寵光。
頗懷追潤色,奚惜吐琳瑯。
末俗元多忌,沖懷竟兩忘。
由來高士駕,不肯少年場。
鼎鼎文方古,魚魚道必昌。
仲山終補袞,虞舜正垂裳。
賤子虛蒙顧,仁風實奉揚。
彈冠從入仕,執(zhí)戟且為郎。
欲作蟬遺蛻,差同鼠耗倉。
窮途遭白眼,永夜付黃粱。
尚齒三千客,容窺數(shù)仞墻。
受知心有激,欲報意何長。
皓鶴宜風露,青松飽雪霜。
傾身挹東海,再拜酌公觴。
注釋參考
仲山
(1).指 仲山甫 。 周宣王 時著名的大臣。見《詩·大雅·烝民》。 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銘箴》:“ 呂望 銘功於 昆吾 , 仲山 鏤績於庸器,計功之義也。” 唐 張九齡 《祭張燕公文》:“故能羽翼 圣后 ,丹青元化,陳 皋陶 之謨謀,盡 仲山 之夙夜?!?宋 歐陽修 《歸田錄》卷上:“ 丁晉公 之南遷也,行過 潭州 ,自作《齋僧疏》云:‘補 仲山 之袞,雖曲盡於巧心;和 傅説 之羹,實難調於眾口?!?/p>
(2).山名。在 陜西省 涇陽縣 西北。傳說 漢高祖 兄 劉仲 葬其地。 唐 唐彥謙 有《仲山》詩。 清 顧祖禹 《讀史方輿紀要·陜西二·西安府上·涇陽縣》:“ 中山 …… 漢 元鼎 初,獲寳鼎於 汾陰 ,薦之 甘泉 ,鼎至 中山 ,氤氳有黃氣蓋焉,俗譌為 仲山 ,云 漢高祖 兄 仲 居此?!?/p>
補袞
(1).補救規(guī)諫帝王的過失。語本《詩·大雅·烝民》:“袞職有闕,維 仲山甫 補之?!?漢 阮瑀 《為曹公作書與孫權》:“愿仁君及孤,虛心回意,以應《詩》人補袞之嘆,而慎《周易》牽復之義?!?宋 司馬光 《謝門下侍郎表》:“逮事 仁皇 ,備員諫省,容逆鱗之愚直,無補袞之嘉謀?!?明 無名氏 《四賢記·義功》:“一點丹衷期補袞,半生孝道成虛局?!?/p>
(2). 唐 代對補闕的別稱。 宋 洪邁 《容齋四筆·官稱別名》:“ 唐 人好以它名標榜官稱,今漫疏於此,以示子姪之未能盡知者。太尉為掌武;司徒為五教;司空為空土……諫議為大坡、大諫;補闕(今司諫)為中諫,又曰補袞?!?/p>
虞舜
上古五帝之一。姓 姚 ,名 重華 ,因其先國于 虞 ,故稱 虞舜 。為古代傳說中的圣君?!稌虻洹罚骸皫熷a帝曰:有鰥在下,曰 虞舜 。帝曰:俞,予聞,如何?岳曰:瞽子,父頑、母嚚、 象 傲,克諧以孝,烝烝乂,不格姦?!薄妒酚洝の宓郾炯o》:“ 虞舜 者,名曰 重華 。” 司馬貞 索隱:“ 虞 ,國名…… 舜 ,謚也?!?張守節(jié) 正義:“ 瞽叟 姓 嬀 。妻曰 握登 ,見大虹意感而生 舜 於 姚墟 ,故姓 姚 。目重瞳子,故曰 重華 ?!?/p>
垂裳
見“ 垂衣裳 ”。
李處權名句,失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