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袍換了皂衫兒
出自元代王哲《俊蛾兒 勸吏人 做兒下,尚疊出做兒二字,疑》:
見個(gè)惺惺真脫灑,堪比大丈丈下疑脫夫字兒。
莫*燈下俊蛾兒。
壞了命兒。
早早回頭搜密妙,管養(yǎng)姹女嬰兒。
道袍換了皂衫兒。
與太上做兒。
注釋參考
道袍
[Taoist priest's robe] 道士穿的袍子
詳細(xì)解釋(1).古代家居常服,斜領(lǐng)大袖,四周鑲邊的袍子。《jin{1*1}瓶{1*1}梅詞話》第三十回:“ 翟管家 出來,穿著涼鞋浄襪,絲絹道袍?!薄度辶滞馐贰返谑换兀骸吧泶┮患嗖己衩薜琅?,腳下踏著暖鞋?!眳⒁姟?道衣 ”。
(2).僧道穿的袍服。 宋 徐度 《卻掃編》卷上:“ 呂申公 素喜釋氏之學(xué),及為相,務(wù)簡(jiǎn)靜,罕與士大夫接,惟能談禪者,多得從容。於是好進(jìn)之徒,往往幅巾道袍,日游禪寺,隨僧齋粥,談?wù)h理情,覬以自售,時(shí)人謂之禪鉆云。” 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孤吟》:“副末氈巾道袍,扮老贊禮上?!?魯迅 《故事新編·起死》:“我先剝你的道袍,拿你的馬?!?/p>
皂衫
亦作“皁衫”。黑色短袖單衣?!端问贰ぽ浄疚濉罚骸斑M(jìn)士則幞頭、襴衫、帶,處士則幞頭、皂衫、帶?!薄督鹗贰x衛(wèi)志下》:“親王傔從。引接十人,皁衫、盤裹、束帶、乘馬?!薄毒劳ㄑ浴とF(xiàn)身包龍圖斷冤》:“只見一箇人走將進(jìn)來,怎生打扮?但見:裹背繫帶頭巾,著上兩領(lǐng)皂衫?!?/p>
王哲名句,俊蛾兒 勸吏人 做兒下,尚疊出做兒二字,疑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