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公取璜我不取,龍伯釣鰲我不釣
出自唐代皎然《奉和顏魯公真卿落玄真子舴艋舟歌》:
滄浪子后玄真子,冥冥釣隱江之汜。
刳木新成舴艋舟,諸侯落舟自茲始。
得道身不系,無機(jī)舟亦閑。
從水遠(yuǎn)逝兮任風(fēng)還,朝五湖兮夕三山。
停綸乍入芙蓉浦,擊汰時過明月灣。
太公取璜我不取,龍伯釣鰲我不釣。
竹竿裊裊魚簁簁,此中自得還自笑。
汗漫一游何可期,后來誰遇冰雪姿。
上古初聞出堯世,今朝還見在堯時。
注釋參考
公取
謂公然劫奪他人財物。《唐律·賊盜四·公取竊取皆為盜》:“諸盜公取竊取,皆為盜?!?長孫無忌 疏議:“公取,謂行盜之人,公然而取?!?/p>
不取
不贊成;不采取?!稘h書·文帝紀(jì)》:“今不選舉焉,而曰必子,人其以朕為忘賢有德者,而專於子,非所以憂天下也。朕甚不取。” 顏師古 注:“不取,猶言不用此為善也。” 明 何景明 《擬與藩司論救荒書》:“竊於執(zhí)事有不取焉?!?茅盾 《子夜》五:“如果這大規(guī)模計劃本身是建筑在空虛的又一大規(guī)模計劃上,那也是他所不取的?!?/p>
龍伯釣鰲
龍伯:傳說中的國名;鰲:大龜。龍伯國的人釣起六條鰲。比喻非凡的事業(yè)。皎然名句,奉和顏魯公真卿落玄真子舴艋舟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