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若芬《壽傅守》:
教令浮民一歲期,只將平易抗?jié)怖?/span>。
朝廷若用循良課,換取樵川老吏歸。
注釋參考
教令
教令 (jiàolìng) 由宗教會議或有頭銜的人制定的有關(guān)教義或教規(guī)的法令 decree 羅馬教皇的教令平易
平易 (píngyì) 謙遜和藹 amiable 平易近人 淺近易懂 (of a piece of writing) plain 妥當簡易 simple 其理平易 平坦寬廣 plain 地勢平易澆漓
亦作“ 澆醨 ”。1.浮薄不厚。多用于指社會風(fēng)氣。 南朝 齊 王融 《為竟陵王與劉虯書》:“淳清既辨,澆漓代襲?!?唐 張九齡 《敕歲初處分》:“政猶蹐駁,俗尚澆醨,當是為理之心未返於本耳?!?清 昭槤 《嘯亭雜錄·德濟齋夫子》:“人心為風(fēng)俗之本,未有人心澆漓而風(fēng)俗樸厚者?!?魯迅 《熱風(fēng)·隨感錄五十八》:“慷慨激昂的人説:‘世道澆漓,人心不古,國粹將亡,此吾所為仰天扼腕切齒三嘆息者也!’”
(2).文風(fēng)浮艷不實。《舊五代史·周書·馮道傳》:“ 道 尤長於篇詠,秉筆則成,典麗之外,義含古道,必為遠近傳寫,故漸畏其高深,由是班行肅然,無澆醨之態(tài)?!?元 辛文房 《唐才子傳·殷文圭》:“ 唐 季,文體澆漓,才調(diào)荒穢?!?/p>
(3).酒味淡薄。亦借指薄酒。 唐 皮日休 《酒中十詠·酒泉》:“玉液是澆漓,金沙乃糟粕?!?/p>
釋若芬名句,壽傅守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