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王易簡《慶宮春/高陽臺》:
庭草春遲,汀蘋香老,數(shù)聲珮悄蒼玉。
年晚江空,天寒日暮,壯懷聊寄幽獨。
倦游多感,更西北、高樓送目。
佳人不見,慷慨悲歌,夕陽喬木。
紫霞洞窅云深,裊裊馀香,鳳簫誰續(xù)。
桃花賦在,竹枝詞遠(yuǎn),此恨年年相觸。
翠箋芳字,謾重省、當(dāng)時顧曲。
因君凝佇,依約吳山,半痕蛾綠。
注釋參考
當(dāng)時
當(dāng)時 (dāngshí) 前文提到的或所指的那時 then;at that time;for the moment 當(dāng)時的形式 指過去發(fā)生某事的時候 now 蓋當(dāng)時未有雁蕩之名?!巍?沈括《夢溪筆談》 人民當(dāng)時給他重大榮譽 當(dāng)時 (dàngshí) 就在那個時刻;馬上 right;immediately;right away;at once 當(dāng)時就簽約雇用你顧曲
《三國志·吳志·周瑜傳》:“ 瑜 少精意於音樂,雖三爵之后,其有闕誤, 瑜 必知之,知之必顧,故時人謡曰:‘曲有誤, 周郎 顧?!焙笏煲浴邦櫱睘樾蕾p音樂、戲曲之典。 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偵戲》:“一片紅毺鋪地,此乃顧曲之所?!?蘇曼殊 《焚劍記》:“此一粉頭耳,計今夕車所停二十餘處,顧曲之人,何止半百?”
王易簡名句,慶宮春/高陽臺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