觸石和云積,縈池拂水消
出自唐代楊巨源《春雪題興善寺廣宣上人竹院》:
皎潔青蓮客,焚香對雪朝。
竹內(nèi)催淅瀝,花雨讓飄飖。
觸石和云積,縈池拂水消。
只應將日月,顏色不相饒。
注釋參考
觸石
(1).《公羊傳·僖公三十一年》:“觸石而出,膚寸而合,不崇朝而徧雨乎天下者,唯 泰山 爾。”后以“觸石”謂山中云氣與峰巒相碰擊,吐出云來。《文選·左思<蜀都賦>》:“岡巒糾紛,觸石吐云?!?李善 注:“《春秋元命苞》曰:山有含精藏云,故觸石而出也。” 唐 李正辭 《賦得白云起封中》:“千年 泰山 頂,云起 漢皇 封。不作奇峯狀,寧分觸石容?!?/p>
(2).指險峰。 晉 陸云 《喜霽賦》:“靖屏翳之洪隧兮,戢 太山 之觸石?!薄段倪x·郭璞<江賦>》:“播靈潤於千里,越 岱宗 之觸石?!?李周翰 注:“江中起云霧,疾速乃超越也。”
云積
(1).云朵堆積。 南朝 梁 庾肩吾 《尋周處士弘讓》詩:“泉飛疑度雨,云積似重樓?!?/p>
(2).如云堆積。比喻盛多。 唐 杜甫 《送李校書》詩:“藹藹 咸陽 都,冠蓋日云積。” 唐 無名氏 《慎所好賦》:“執(zhí)贄山委,獻琛云積?!?/p>
楊巨源名句,春雪題興善寺廣宣上人竹院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