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將險語壓衰翁,只恐自是臺無餉。
出自宋朝蘇軾《趙既見和復(fù)次韻答之》
長安小吏天所放,日夜歌呼和丞相。
豈知后世有阿瞞,(曹公自言參之后。
)北海樽前捉私釀。
先生未出禁酒國,詩語孤高常近謗。
幾回無酒欲沽君,卻畏有司書簿帳。
(近制,公使酒過數(shù)法甚重。
)酸寒可笑分一斗,日飲無何足袁盎。
更將險語壓衰翁,只恐自是臺無餉。
注釋參考
險語
聳人聽聞的話。 唐 韓愈 《醉贈張秘書》詩:“險語破鬼膽,高詞媲皇《墳》?!?金 王若虛 《評東坡山谷四絕》之二:“莫將險語夸勍敵,公自無勞與若爭?!?清 梁紹壬 《兩般秋雨盦隨筆·鬼輕巡檢》:“大聲發(fā)波,險語破石?!?/p>
衰翁
老翁。 宋 歐陽修 《朝中措》詞:“行樂直須年少,樽前看取衰翁。” 宋 陸游 《曉出東城馬上作》詩:“曉出東城數(shù)幟紅,蒙茸狐貉擁衰翁。”
披著蓑衣的老翁。 宋 辛棄疾 《烏夜啼·廓之見和復(fù)用前韻》詞:“千尺蔓,云葉亂,繫長松。卻笑一身纏繞、似衰翁。”
自是
自是 (zìshì) 自然是 naturally;of course 眾人見他如此無禮,自是憤憤不平 自以為是 self-conceited 自見者不明,自是者不彰?!独献印? 從此 from now on;from then on;henceforth;thereupon蘇軾名句,趙既見和復(fù)次韻答之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