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文珦《重阜崔嵬行》:
重阜何崔嵬,遙瞻北邙路。
曠野無人居,高低盡丘墓。
不知古與新,落落似棋布。
下有荒草叢,上有白楊樹。
樹頂嘯鴟鳶,草根穴狐兔。
嗟哉昔為人,妻子相愛慕。
豈知易殂落,到此長另處。
天地雖好生,安能暫留駐。
夜臺杳冥冥,千載竟不曙。
托身同草木,坐受螻蟻蠹。
衣冠變成塵,精靈自相語。
親戚不重過,他人豈能顧。
聽我蒿里歌,年命如朝露。
注釋參考
托身
(1).寄身;安身。 唐 劉長卿 《小鳥篇上裴尹》:“銜花縱有報恩時,擇木誰容托身處?!?宋 孔平仲 《西行》詩:“鞅掌未能逃物役,乾坤何處托身安?!?明 宋濂 《瑞安吳門三貞母墓版文》:“為汝之計,莫若托身勢家而心存 吳氏 ?!?鄭振鐸 《海燕》:“托身于浮宅之上,奔馳于萬頃海濤之間?!?/p>
(2).猶托生。 清 李漁 《蜃中樓·結(jié)蜃》:“有兩個頑仙,一雙玄女,偶犯小過,謫落人間。那頑仙托身,一個姓 柳 ,一個姓 張 ?!眳⒁姟?托生 ”。
草木
(1).指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。《易·坤》:“天地變化,草木蕃?!?唐 韓愈 《送李愿歸盤谷序》:“ 太行 之陽有 盤谷 , 盤谷 之閒,泉甘而土肥,草木藂茂,居民鮮少。” 明 劉基 《<悅茂堂詩>序》:“故人不得其性則痛,鳥獸不得其性則瘏,草木不得其性則萎以枯?!?/p>
(2).指荒野?!俄n非子·說疑》:“此十二人者,或伏死於窟穴,或槁死於草木,或飢餓於山谷,或沉溺於水泉?!?/p>
(3).比喻卑賤。多用作自謙之詞。 唐 陳子昂 《諫刑書》:“臣草木微品,天恩降休,伏刻肌骨,不敢忘捨?!?宋 蘇軾 《笏記》之一:“徒傾艸木之心,莫報乾坤之施。”
坐受
白白地承受。 唐 韓愈 《論變鹽法事宜狀》:“臣以為鹽商納榷,為官糶鹽,子父相承,坐受厚利,比之百姓,實則校優(yōu)?!薄对贰な雷婕o(jì)九》:“ 瀘州 管軍總管 李從 ,坐受軍士賄,縱其私還,致萬戶 爪難 等為賊所殺,伏誅?!?清 和邦額 《夜譚隨錄·霍筠》:“吾老矣,豈可使 筦 筤 二子,坐受其累哉!” 張鼎丞 等《閩西三年游擊戰(zhàn)爭》:“他們不是讓群眾坐受敵人摧殘,便是迫使群眾作無希望的斗爭?!?/p>
螻蟻
螻蟻 (lóuyǐ) 螻蛄和螞蟻。比喻力量微小或地位低微的人 mole crickets and ants—nobodies;nonentities 夫吞舟之魚大矣,蕩而失水,則為螻蟻所制?!俄n詩外傳》 螻蟻之力釋文珦名句,重阜崔嵬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