余感之,作二絕
出自宋代蘇轍《東軒長老二絕〈并序〉》:
始余于官舍營東軒,彭城曹君煥子文,自浮光訪余于高安,道過黃岡,家兄子瞻以詩送之曰:“君到高安幾日回,一時(shí)抖藪舊塵埃。
贈君一籠牢收取,盛取東軒長老來。
”君過廬山,見圓通知慎禪師,出詩示之。
師嘗與余通書,見之欣然。
明日謂君:“昨見黃州詩,通夕不寐,以一偈繼之,曰:‘東軒長老未相逢,卻見黃州一信通。
何用揚(yáng)眉資目擊,須知千里事同風(fēng)。
’吾野人,不能數(shù)為書,君為我誦之而已。
”君既至,未暇及此。
客有自廬山至者,曰:“慎師送客出門,還入丈室燕坐而寂。
”君乃具道其事。
余感之,作二絕。
其一以答子瞻,其二以答慎也。
東軒正似虛空樣,何處人家籠解盛。
縱使盛來無著處,雪堂自有老師兄。
〈子瞻新筑東坡雪堂。
〉檐頭挑得黃州籠,行過圓通一笑開。
卻到山前人已寂,亦無一物可擔(dān)回。
注釋參考
二絕
(1).同時(shí)并稱的兩種卓絕的技藝。指 南朝 陳 顧野王 所畫古賢和 王褒 為它寫的贊。《陳書·顧野王傳》:“ 宣城王 為 揚(yáng)州 刺史, 野王 及 瑯邪 王褒 并為賓客。王甚愛其才。 野王 又好丹青,善圖寫,王於東府起齋,乃令 野王 畫古賢,命 王褒 書贊,時(shí)人稱為二絶?!焙笠嘁浴岸~”為稱頌別人二種絕藝之典。 宋 蘇軾 《和孔密州五絕·和流杯石上草書小詩》:“蜂腰鶴膝嘲 希逸 ,春蚓秋蛇病 子云 。醉里自書醒自笑,如今二絶更逢君?!贝酥?孔宗翰 的詩和草書。
(2).同時(shí)并稱的兩位才行卓絕的人物。指 北齊 的 蘇珍之 和 宋世軌 。《北齊書·循吏傳·宋世軌》:“ 世軌 ,幼自嚴(yán)整。好法律,稍遷廷尉卿……時(shí)大理正 蘇珍之 亦以平干知名。寺中為之語曰:‘決定嫌疑 蘇珍之 。,視表及里 宋世軌 ?!瘯r(shí)人以為寺中二絶?!?/p>
蘇轍名句,東軒長老二絕〈并序〉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