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家鉉翁《過沛題旅壁》:
單呂早識(shí)隆準(zhǔn)公,擇婿能得人中龍。
云何托女不托宗,歡娛未了萬事空。
沛人猶言令善相,善相如此術(shù)亦窮。
高皇先識(shí)萬物表,芟刈群雄如薙草。
孽女近在目睫間,濫觴不戒使滔天。
向非遺后余此二三老,安知北軍袒右與袒左。
嗟哉涂山啟夏任啟周,女德王功相匹休。
令名堂堂照千古,不似沛中呂氏女。
注釋參考
向非
假若不是。 唐 杜甫 《惜別行送劉仆射判官》詩(shī):“向非戎事備征伐,君肯辛苦越江湖?” 宋 范成大 《回黃坦》詩(shī):“世界真莊嚴(yán),造物極不俗。向非來遠(yuǎn)游,那有此奇矚!”
遺后
(1).謂留與后人?!度龂?guó)志·魏志·王基傳》:“今寇賊未殄,猛將擁兵,檢之則無以應(yīng)敵,久之則難以遺后?!?宋 葉適 《北齋》詩(shī)之一:“當(dāng)身良易足,遺后非長(zhǎng)道。”
(2).猶死后。 唐 杜甫 《哭嚴(yán)仆射歸櫬》詩(shī):“一哀 三峽 暮,遺后見君情?!?楊倫 箋注:“遺后猶云身后?!?/p>
二三
(1).謂不專一;反復(fù)無定?!稌は逃幸坏隆罚骸暗挛ㄒ唬瑒?dòng)罔不吉;德二三,動(dòng)罔不兇?!?孔 傳:“二三,言不一?!薄稌x書·慕容垂載記》:“雖曰君臣,義深父子,豈可因其小隙,便懷二三?!?宋 文天祥 《羅融齋墓志銘》:“不以利害為二三。其忠信如此?!薄蹲硇咽返谒幕兀骸斑@事斷要死爭(zhēng),二三不得的?!?/p>
(2).約數(shù),不定數(shù)。表示較少的數(shù)目,猶言幾?!秶?guó)語(yǔ)·吳語(yǔ)》:“﹝ 越王 ﹞曰:‘ 勾踐 用帥二三之老,親委重罪,頓顙於邊?!?漢 王褒 《僮約》:“日暮以歸,當(dāng)送乾薪二三束?!?唐 皎然 《詠小瀑布》:“瀑布小更奇,潺湲二三尺?!薄端疂G傳》第五七回:“ 呼延灼 吃了一驚,便叫酒保引路,就田塍上趕了二三里?!?石楠 《張玉良傳》:“她一定會(huì)興奮得兩頰泛上荷紅,上面滴灑著二三點(diǎn)露珠?!?/p>
(3).約數(shù),不定數(shù)。謂二成或三成。 漢 班固 《西都賦》:“草木涂地,山淵反覆,蹂躪其十二三,乃拗怒而少息?!?清 李漁 《奈何天·逃禪》:“正是不如意事常八九,可與人言無二三?!?/p>
(4).約數(shù),不定數(shù)。謂第二或第三。 宋 陳亮 《謝張侍御啟》:“第其度程,亦在二三之?dāng)?shù)。”
(5).約數(shù),不定數(shù)。猶言再三,多次?!栋儆鹘?jīng)·婦詐稱死喻》:“婦於后時(shí)心厭傍夫,便還歸家,語(yǔ)其夫言:‘我是汝妻?!虼鹬裕骸覌D久死,汝是阿誰?妄言我婦。’乃至二三,猶故不信。”
(6).即六。《文選·何晏<景福殿賦>》:“故載祀二三,而國(guó)富刑清?!?張銑 注:“二三,謂 明帝 六年也?!?/p>
北軍
(1). 漢 代守衛(wèi)京師的屯衛(wèi)兵。 未央宮 在京城西南,其衛(wèi)兵稱南軍; 長(zhǎng)樂宮 在京城東面偏北,其衛(wèi)兵稱北軍。 文帝 時(shí)合南北軍,其后宮室日增,南軍名沒,而北軍名存。 東漢 沿之,置北軍中候,掌監(jiān)五營(yíng),稱為北軍五校?!妒酚洝翁蟊炯o(jì)》:“七月中, 高后 病甚,迺令 趙王 祿 為上將軍,軍北軍; 呂王 產(chǎn) 居南軍?!薄逗鬂h書·逸民傳·嚴(yán)光》:“帝疑其 光 ,乃備安車玄纁,遣使聘之。三反而后至。舍於北軍,給床褥,太官朝夕進(jìn)膳?!眳㈤?清 俞正燮 《癸巳類稿·漢南北軍義》。
(2).指 唐 代皇帝的北衙禁軍。 唐 張說 《潁川郡太夫人陳氏神道碑》:“ 神龍 三年七月五日,北軍作難, 西華 失守,騎入宮壼,兵纏御樓。公孤劍ling{1|1}鋒,羣兇奪氣,倉(cāng)促之際,安危是屬?!?唐 韓愈 《順宗實(shí)錄四》:“自 叔文 歸第, 伾 日詣中人并 杜佑 ,請(qǐng)起 叔文 為相,且總北軍?!薄顿Y治通鑒·德宗貞元十九年》:“ 建中 初,敕京城諸使及府縣繫囚,每季終委御史巡按,有寃濫者以聞;近歲,北軍移牒而已。” 胡三省 注:“宦官勢(shì)橫,御史不敢復(fù)入北軍按囚?!?/p>
(3).指北洋軍閥的軍隊(duì)。 魯迅 《書信集·致蔡元培》:“近知 江 北一帶,頗有散兵,半是北軍舊屬?!?郭沫若 《北伐途次》一:“車是普通的三等客車,因?yàn)檐嚿系碾姛粼O(shè)備被北軍破壞了還沒有復(fù)元,車廂中只點(diǎn)著幾盞馬燈?!?/p>
右與
佑助,幫助。《漢書·孔光傳》:“天右與王者,故災(zāi)異數(shù)見,以譴告之,欲其改更?!?顏師古 注:“右讀曰佑。佑,助也。”
袒左
古行禮時(shí),袒出上衣之左袖,以左袖插入前襟之右,而露出裼衣;或袒所有衣服之左袖,而露出左臂。古代凡禮事皆左袒?!秲x禮·鄉(xiāng)射禮》“司射適堂西,袒決遂” 唐 賈公彥 疏:“凡事無問吉兇,皆袒左,是以《士喪》主人左袒,此及《大射》亦皆袒左,不以兇吉相反,惟有受刑袒右?!?/p>
家鉉翁名句,過沛題旅壁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