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山隱道室,山光鎖蔥蒨
出自宋代曹勛《山居雜詩(shī)九十首》:
西山隱道室,山光鎖蔥蒨。
松竹意可揖,節(jié)潤(rùn)欲入饌。
扳攜一二友,香火共昏旦。
天臺(tái)坐忘身,笑領(lǐng)吾所眷。
注釋參考
西山
(1).西方的山?!兑住るS》:“王用享于西山?!币隇槿杖胩?。 漢 王粲 《從軍詩(shī)》之三:“白日半西山,桑梓有餘暉。”《文選·李密<陳情事表>》:“但以 劉 日薄西山,氣息奄奄?!?李善 注引 揚(yáng)雄 《反騷》:“臨 汨羅 而自隕兮,恐日薄於西山?!?/p>
(2).山名。指 首陽(yáng)山 。在今 山西省 永濟(jì)縣 南。相傳 伯夷 、 叔齊 隱居于此。 晉 陸機(jī) 《演連珠》之四八:“是以吞縱之彊不能反蹈海之志,漂櫓之威不能降 西山 之節(jié)?!眳⒁姟?西山餓夫 ”。
(3).山名。在 江西省 新建縣 西,一名 南昌山 ,即古 散原山 。 唐 王勃 《滕王閣序》:“畫棟朝飛 南浦 云,珠簾暮捲 西山 雨。”
(4).山名。在 四川省 北部,為 岷山 主峰。也稱 雪嶺 。 唐 李白 《思邊》詩(shī):“今歲何時(shí)妾憶君, 西山 白雪暗 秦 云?!?唐 杜甫 《野望》詩(shī):“ 西山 白雪 三城 戍, 南浦 清江 萬里橋 ?!?/p>
(5).山名。 北京市 西郊群山的總稱。南起 拒馬山 ,西北接 軍都山 。有 百花山 、 靈山 、 妙峰山 、 香山 、 翠微山 、 盧師山 、 玉泉山 等峰,林泉清幽,為京郊名勝地。
(6).山名。在 云南省 昆明市 西南, 滇池 西岸,一稱 睡佛山 。有 華亭寺 、 太華寺 、 三清閣 、 龍門 諸勝和 聶耳 墓、 李公樸 的衣冠冢。風(fēng)景優(yōu)美,有“睡美人”之稱。
(7).山名。在 江蘇省 吳縣 西南,即 洞庭西山 ,古稱 包山 ,為 太湖 中最大島嶼。有 縹緲峰 、 銷夏灣 、 林屋洞 諸名勝。
道室
寺觀。亦指修道者專用于修道的房間。 晉 葛洪 《神仙傳·王遠(yuǎn)》:“同郡太尉 陳耽 為 遠(yuǎn) 營(yíng)道室,旦夕朝拜之?!?唐 賈島 《贈(zèng)溫觀主》詩(shī):“弊廬道室雖隣近,自樂冬陽(yáng)炙背閑?!?宋 蔡絛 《鐵圍山叢談》卷五:“先公晚在鄉(xiāng)郡,但寢與食外,朝夕惟處道室中靜默,有獨(dú)坐至夜分者?!?/p>
山光
山的景色。 南朝 梁 沉約 《泛永康江》詩(shī):“山光浮水至,春色犯寒來。” 唐 岑參 《郡齋平望江山》詩(shī):“山光圍一郡,江月照千家。”
蔥蒨
亦作“蔥蒨”。1.草木青翠茂盛貌。 南朝 梁 江淹 《池上酬劉記室》詩(shī):“蔥蒨亙?nèi)A堂,葐蒀雜綺樹。” 唐 劉禹錫 《史隱亭述》:“澂明峭絶,靃靡蔥蒨?!?唐 李德裕 《金松賦》:“含春藹而蔥蒨,映夕陽(yáng)而的皪?!?清 王滔 《記香港總督燕制軍東游》:“﹝想其見﹞山川之秀淑,林木之蔥蒨,必有暢然怡然,而惝然若失者?!?/p>
(2).青綠色。 南朝 梁 江淹 《顏特進(jìn)延之侍宴》詩(shī):“青林結(jié)冥濛,丹巘被蔥蒨?!?宋 梅堯臣 《依韻和歐陽(yáng)永叔同游近郊》:“ 洛水 橋邊春已回,柳條蔥蒨眼初開。” 清 李瀅 《望羅浮歌》:“蔥蒨見怪竹,吚啞聽碧鷄?!?/p>
(3).華美,艷麗。 南朝 梁 鍾嶸 《詩(shī)品》卷上:“﹝ 張協(xié) ﹞詞采蔥蒨,音韻鏗鏘,使人味之,亹亹不倦?!薄稑犯?shī)集·燕射歌辭三·隋宴群臣登歌》:“車旗煜爚,衣纓蔥蒨。” 唐 殷寅 《銓試后徵山別業(yè)寄源侍御》詩(shī):“朱紱何赫赫,綉衣復(fù)蔥蒨?!?宋 周密 《臺(tái)城路》詞:“盈盈笑靨,映珠絡(luò)玲瓏,翠綃蔥蒨。”
(4).比喻才華橫溢。 明 湯顯祖 《龍沙宴作贈(zèng)王翼清大憲》詩(shī):“四明 山海 姿,公才發(fā)蔥蒨?!?/p>
曹勛名句,山居雜詩(shī)九十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