孝文留弓劍,中外方危疑。
出自唐朝柳宗元《哭連州凌員外司馬》
廢逐人所棄,遂為鬼神欺。才難不其然,卒與大患期。
凌人古受氏,吳世夸雄姿。寂寞富春水,英氣方在斯。
六學(xué)誠一貫,精義窮發(fā)揮。著書逾十年,幽頤靡不推。
天庭掞高文,萬字若波馳。記室征西府,宏謀耀其奇。
輶軒下東越,列郡蘇疲羸。宛宛凌江羽,來棲翰林枝。
孝文留弓劍,中外方危疑。抗聲促遺詔,定命由陳辭。
徒隸肅曹官,征賦參有司。出守烏江滸,老遷湟水湄。
高堂傾故國,葬祭限囚羈。仲叔繼幽淪,狂叫唯童兒。
一門既無主,焉用徒生為。舉聲但呼天,孰知神者誰。
泣盡目無見,腎傷足不持。溘死委炎荒,臧獲守靈帷。
平生負(fù)國譴,骸骨非敢私。蓋棺未塞責(zé),孤旐凝寒飔。
念昔始相遇,腑腸為君知。進(jìn)身齊選擇,失路同瑕疵。
本期濟(jì)仁義,今為眾所嗤。滅名竟不試,世義安可支。
恬死百憂盡,茍生萬慮滋。顧余九逝魂,與子各何之。
我歌誠自慟,非獨(dú)為君悲。
注釋參考
弓劍
(1).弓與劍?!抖Y記·曲禮上》:“受弓劍者以袂?!薄痘茨献印镎撚?xùn)》:“古之兵,弓劍而已矣?!?/p>
(2).指武藝或用武。 唐 柳宗元 《韋道安》詩:“ 道安 本儒士,頗擅弓劍名。” 宋 葉適 《贈李秀才肖舒》詩:“寺傳弓劍煙嵐外,門掩詩書浪泊間?!?明 陳子龍 《中都》詩:“ 涂山 弓劍地,千載頌苞桑?!?/p>
(3).傳說 黃帝 騎龍仙去,群臣攀附欲上,致墜帝弓。又 黃帝 葬 橋山 ,山崩,棺空,唯劍存。見《史記·封禪書》、 漢 劉向 《列仙傳·黃帝》。后因以“弓劍”為對已故帝王寄托哀思之詞?!段簳っC宗紀(jì)》:“何圖一旦,弓劍莫追,國道中微,大行絶祀。” 隋 牛弘 《隋文帝頌》:“慕深考妣,哀纏弓劍?!?唐 杜甫 《送覃二判官》詩:“先帝弓劍遠(yuǎn),小臣餘此生?!?清 徐枋 《顧氏松風(fēng)寢記》:“而事關(guān)故國,莫不動先王弓劍之思焉?!?/p>
外方
(1).山名。即 嵩高 。五岳之一。《書·禹貢》:“ 熊耳 外方 桐柏 ,至于 陪尾 ?!?孔穎達(dá) 疏:“ 嵩高 山在 穎川 嵩高縣 ,古文以為 外方山 ?!?/p>
(2).外地;遠(yuǎn)方。《南齊書·王琨傳》:“外方小郡,當(dāng)乞寒賤。” 唐 黃滔 《喜侯舍人蜀中新命》詩之二:“來時走馬隨中使,到日援毫定外方?!薄度龂萘x》第五回:“ 沛國 譙 人 夏侯惇 ,字 元讓 ,乃 夏侯嬰 之后;自小習(xí)槍棒;年十四從師學(xué)武,有人辱駡其師, 惇 殺之,逃于外方?!?/p>
(3).指向門外。《云笈七籤》卷十一:“列位次坐向外方。”
危疑
懷疑,不信任;疑懼?!蹲髠鳌べ夜四辍贰?仲尼 曰:以臣召君,不可以訓(xùn)” 晉 杜預(yù) 注:“變例以起大義,危疑之理,故特稱 仲尼 以明之。” 宋 葉適 《蔡知閣墓志銘》:“領(lǐng)賓閣,前無比;遭危疑,建大謨?!?清 許纘曾 《睢陽行》:“豪門娶婦亦危疑,先奏神絃羞沆瀣。” 譚獻(xiàn) 《<明詩錄>序》:“ 長沙 李相 雖處危疑,而丁中葉休養(yǎng)之會,於是剬詩緝頌。”
柳宗元名句,哭連州凌員外司馬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