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別丘中隱,頻年哭路歧
出自唐代馬戴《幽上留別令狐侍郎》:
自別丘中隱,頻年哭路歧。
辛勤今若是,少壯豈多時。
露滴陰蟲苦,秋聲遠客悲。
晚營嚴(yán)鼓角,紅葉拂旌旗。
北闕虛延望,西林久見思。
川流寒水急,云返故山遲。
落照游人去,長空獨鳥隨。
不堪風(fēng)景隔,忠信寡相知。
注釋參考
中隱
指閑官。 唐 白居易 《中隱》詩:“大隱住朝市,小隱入丘樊。丘樊太冷落,朝市太囂諠。不如作中隱,隱在留司官。” 宋 蘇軾 《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五絕》之五:“未成小隱聊中隱,可得長閒勝暫閒。” 元 耶律楚材 《和摶霄韻代水陸疏文因其韻為十詩》之五:“中隱冷官閒況味,歸心無日不山林?!?/p>
頻年
頻年 (pínnián) 連續(xù)幾年 in consecutive years 頻年災(zāi)旱路歧
見“ 路岐 ”。
馬戴名句,幽上留別令狐侍郎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