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接九龍爭(zhēng)夭矯,路盤千騎久徘徊
出自宋代陳襄《和程大卿游鳳池院》:
白云深處一軒開,鳳去也空折野梅。
山接九龍爭(zhēng)夭矯,路盤千騎久徘徊。
煙嵐翠入樽前滴,水石深從澗底來。
誰(shuí)與忘機(jī)此棲息,笑看林鳥下生臺(tái)。
注釋參考
九龍
(1).稱以九龍為飾之物。古有“龍生九子”之說,因以為飾而示祥瑞。《文選·張衡<東京賦>》:“ 九龍 之內(nèi),寔曰嘉德?!?薛綜 注:“ 九龍 ,本 周 時(shí)殿名也。門上有三銅柱,柱有三龍相糺繞,故曰九龍?!?北齊 顏之推 《古意》詩(shī)之一:“ 吳 師破九龍, 秦 兵割千里。” 余冠英 注:“九龍,《淮南子·泰族訓(xùn)》:‘ 闔閭 伐 楚 ……破九龍之鐘?!?唐太宗 《詠燭》詩(shī)之二:“九龍?bào)礋饎?dòng),四照逐花生。即此流高殿,堪持待月明?!贝酥妇琵垹T。如:九龍帳;九龍冠;九龍輿。
(2).傳說中神仙駕御的神獸。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金丹》:“ 元君 者,大神仙之人也。能調(diào)和陰陽(yáng),役使鬼神風(fēng)雨,驂駕九龍十二bai{1*1}虎?!薄对企牌呋`》卷九八:“寶蓋連輿,命駕御九龍。”
(3).傳說中治水的九條龍。 元 馬致遠(yuǎn) 《薦福碑》第三折:“今年是九龍治水,少不的珠露成災(zāi)。” 明 何景明 《九川行》:“帝遣九龍下,治此 江 漢 安?!?/p>
(4).對(duì)一門九子的美稱?!侗饼R書·王昕傳》:“ 昕 母 清河 崔氏 ,學(xué)識(shí)有風(fēng)訓(xùn),生九子,并風(fēng)流藴藉,世號(hào) 王氏 九龍?!?宋 王應(yīng)麟 《小學(xué)紺珠·氏族類·九龍》:“ 后魏 崔子瑜 、 子樞 等九人號(hào)九龍?!?唐 楊炯 《宴人楊八宅序》:“一門九龍之紱冕,四代五公之緒秩。”
(5).稱 漢文帝 的九匹良馬。 明 彭大翼 《山堂肆考·馬》:“ 文帝 自 代 還,有良馬九匹……號(hào)為九良,一曰九逸,又曰九龍?!眳⒁姟?九逸 ”。
(6).鞭炮的一種。 孫錦標(biāo) 《通俗常言疏證·水火》:“《宛署記》又有名九龍入云。即炮仗之九條龍也?!?/p>
夭矯
夭矯 (yāojiǎo) 形容姿態(tài)的伸展屈曲而有氣勢(shì) move gracefully 撫凌波而鳧躍,吸翠霞而夭矯?!薄督x》 船頭龍夭嬌?!拙右住逗臀⒅喝胀逗?jiǎn)陽(yáng)明洞天》千騎
(1).形容人馬很多。一人一馬稱為一騎。 南朝 梁簡(jiǎn)文帝 《採(cǎi)菊篇》詩(shī):“東方千騎從驪駒,更不下山逢故夫?!?宋 王安石 《西帥》詩(shī):“一丸豈慮封 函谷 ,千騎無由飲 渭橋 ?!?清 嬴宗季女 《六月霜·蓉謫》:“儘自詡東方千騎,夫壻與人殊?!?/p>
(2). 唐 武官名?!缎绿茣け尽罚骸凹?貞觀 初, 太宗 擇善射者百人,為二番於北門長(zhǎng)上,曰百騎,以從田獵…… 武后 改百騎曰千騎, 睿宗 又改千騎曰萬(wàn)騎?!眳㈤啞锻ǖ洹ぢ毠偈贰?/p>
徘徊
徘徊 (páihuái) 在一個(gè)地方來回地走 hang about;pace up and down 他在街上徘徊 比喻猶豫不決 hesitate 三納之而未克,徘徊容與,追者益近。——明· 馬中錫《中山狼傳》 危險(xiǎn)常顧 teeter on 經(jīng)常在崩潰的邊緣徘徊陳襄名句,和程大卿游鳳池院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