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陸游《小筑》:
小筑湖邊避俗囂,幾年于此寓簞瓢。
雖非隱士子午谷,寧媿詩人丁卯橋?羅雀門庭無俗駕,緣云磴路有歸樵。
詩情酒興常相屬,堪笑傍人說寂寥。
注釋參考
小筑
(1).指規(guī)模小而比較雅致的住宅,多筑于幽靜之處。 唐 杜甫 《畏人》詩:“畏人成小筑,褊性合幽棲。” 宋 陸游 《小筑》詩:“小筑清溪尾,蕭森萬竹蟠。” 清 吳偉業(yè) 《春日小園》詩:“小筑疎籬占緑灣,釣竿斜出草堂間?!?張?zhí)煲?《兒女們》:“ 廉大爺 在新造的 菩提小筑 里,于是 廣川伯伯 小心地進(jìn)了那扇圓洞門?!?/p>
(2).古代毬戲的一種擊球動(dòng)作。 宋 孟元老 《東京夢華錄·宰執(zhí)親王宗室百官入內(nèi)上壽》:“左軍先以毬團(tuán)轉(zhuǎn)眾,小筑數(shù)遭;有一對次毬頭小筑數(shù)下,待其端正,即供毬與毬頭,打大膁過毬門。”
避俗
(1).避世隱居。 唐 楊憑 《千葉桃花》詩:“若教避俗 秦 人見,知向河源舊侶夸。” 元 盧摯 《淵明歸來圖》詩:“亡 秦 扶 漢 聲隆隆, 淵明 初非避俗翁?!?清 李漁 《聞過樓》第二回:“這一所住宅,也是個(gè)有趣的朋友起在這邊避俗的?!?/p>
(2).指出家。 清 李漁 《奈何天·伙醋》:“我和你避俗以來,光陰迅速,不覺已是一載有餘?!?/p>
(3).舍棄舊俗。參見“ 避俗趨新 ”。
于此
(1).在此。 漢 司馬相如 《上林賦》:“順天道以殺伐,時(shí)休息於此?!?南朝 宋 顏延之 《陶徵士誄》:“依世尚同,詭時(shí)則異。有一於此,兩非默置?!?/p>
(2).如此。 漢 阮瑀 《為曹公作書與孫權(quán)》:“思計(jì)此變,無傷於孤。何必自遂於此,不復(fù)還之?!?/p>
(3).至此;至今。 宋 蘇軾 《潮州修韓文公廟碑》:“獨(dú) 韓文公 起布衣,談笑而麾之。天下靡然從公,復(fù)歸于正,蓋三百年於此矣?!?/p>
簞瓢
(1).盛飯食的簞和盛飲料的瓢。亦借指飲食。 晉 陶潛 《癸卯歲十二月中作與從弟敬遠(yuǎn)》詩:“勁氣侵襟袖,簞瓢謝屢設(shè)?!薄侗笔贰ぱq傳》:“ 濬 遺書 謨 曰:‘吾以不造,幼丁艱酷,窮游約處,屢絶簞瓢?!?清 唐孫華 《閑居寫懷》詩之五:“簞瓢取自給,此外復(fù)奚須?”
(2).見“ 簞食瓢飲 ”。
陸游名句,小筑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