杖拖瘦路鳴敲鏗,天臺廬阜著腳行
出自宋代張镃《山堂紀(jì)實》:
莓苔墻下斑讕長,煙霏谷口依稀上。
晨輝逕奔烏聲來,夕影屢逢蟾魄晁。
杖拖瘦路鳴敲鏗,天臺廬阜著腳行。
中林穩(wěn)置盤陀石,并坐不與孤云爭。
疎紅疊翠如先有,霜藤蔓緣驚蛇走。
枝枝葉葉巧相攙,歲寒俱是論心友。
庵前臺上晴最嘉,數(shù)杯薄酒聊隨茶。
客來勸主主勸客,醉倒冠履從欹斜。
且道如今夸其處,見成不是虛排句。
堂前新展假山詩,約齋老子堂中住。
注釋參考
敲鏗
敲擊。鏗,撞擊。 唐 韓愈 孟郊 《城南聯(lián)句》:“蔓涎角出縮,樹啄頭敲鏗?!?/p>
天臺
(1).謂尚書臺、省?!度龂尽の褐尽は暮钚鳌罚骸疤炫_縣遠,眾所絶意。”《北齊書·文宣帝紀(jì)》:“仍攝天臺,總參戎律。”《資治通鑒·唐高祖武德二年》:“臣何敢久污天臺、辱東朝乎?” 胡三省 注:“天臺,謂尚書省。”參見“ 三臺 ”。
(2).對太守、縣令等地方行政官的尊稱?!冻蹩膛陌阁@奇》卷十:“太守道:‘他怎么敢賴你?’ 程元 道:‘……萬乞天臺老爺做主。’” 明 鄭仲夔 《耳新·經(jīng)國》:“今幸遇天臺,夫冤庶伸有日?!?/p>
山名。 唐 李白 《夢游天姥吟留別》:“ 天臺 四萬八千丈,對此欲倒東南傾?!?明 楊珽 《龍膏記·邂逅》:“聽言詞有意相憐,怕重來 天臺 路遠?!痹敗?天臺山 ”。
廬阜
廬山 。 南朝 梁 劉孝綽 《酬陸長史倕》詩:“ 廬阜 擅高名,岧岧凌太清?!?唐 孟浩然 《夜泊廬江聞故人在東林寺以詩寄之》:“江路經(jīng) 廬阜 ,松門入 虎溪 。” 元 辛文房 《唐才子傳·劉慎虛》:“﹝ 劉慎虛 ﹞后欲卜隱 廬阜 ,不果?!?/p>
著腳
立足;涉足。 清 費錫璜 《漢詩總說》五:“學(xué)詩須從第一義著腳,如立 泰 華 之巔,一切培塿,皆在其中?!?/p>
(1).置足,猶言親臨其地。 唐 韓愈 《和裴仆射相公假山十一韻》:“公乎真愛山,看山旦連夕,猶嫌山在眼,不得著腳歷?!?宋 范成大 《桑嶺》詩:“人言遠游好,呼來試著腳?!?宋 楊萬里 《寄題李與賢似剡庵》詩:“我曾著腳 勾踐 國,奉詔 昭陵 省松柏?!?/p>
(2).指落腳;涉足。 宋 陸游 《讀史》詩:“人間著腳盡危機,睡覺方知夢境非。”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十五:“我 陳珩 若再向花柳叢著腳時,永遠前程不吉,死於非命。”
(3).確實的,可靠的?!段饔窝a》第六回:“我有一個道理:逕到臺上,見了 項羽 ,把 始皇 消息問他,倒是個著腳信?!?/p>
張镃名句,山堂紀(jì)實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