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攜濯纓處,無復(fù)履綦痕
出自宋代賀鑄《懷寄寇元弼王文舉十首之五游百步洪》:
百步洪頭水,秋霖一夜渾。
相攜濯纓處,無復(fù)履綦痕。
注釋參考
相攜
亦作“相擕”?;ハ鄶v扶;相伴。《東觀漢記·鄧禹傳》:“ 禹 乘勝獨克,而師行有紀,皆望風相攜以迎,降者日以千數(shù),眾號百萬。” 宋 蘇軾 《甘露寺》詩:“但有相攜人,何必素所歡?!?金 董解元 《西廂記諸宮調(diào)》卷一:“採蕋的游蜂,兩兩相攜;弄巧的黃鸝,雙雙作對?!薄度辶滞馐贰返诎嘶兀骸爱斚聲藥ぃ瑑扇讼鄶y著下了船坐下?!?/p>
見“ 相攜 ”。
濯纓
洗濯冠纓。語本《孟子·離婁上》:“滄浪之水清兮,可以濯我纓?!焙笠浴板t”比喻超脫世俗,操守高潔。 南朝 宋 殷景仁 《文殊師利贊》:“體絶塵俗,故濯纓者高其跡?!?唐 白居易 《題噴玉泉》詩:“何時此巖下,來作濯纓翁?!?前蜀 韋莊 《題潁源廟》詩:“臨川試問 堯 秊事,猶被封人勸濯纓?!?清 魏源 《武夷九曲詩》之五:“塵容愧濯纓,詠歸聞扣榜。”
無復(fù)
(1).不再,不會再次?!秴问洗呵铩ちx賞》:“詐偽之道,雖今偷可,后將無復(fù)?!?陳奇猷 校釋:“此文意謂詐偽之道,雖今可以茍且得利,后將不可復(fù)得利也?!薄稌x書·王導(dǎo)傳》:“ 桓彝 見朝廷微弱……憂懼不樂。往見 導(dǎo) ,極談世事,還,謂 顗 曰:‘向見 管夷吾 無復(fù)憂矣。’” 唐 韓愈 《落葉送陳羽》詩:“落葉不更息,斷蓬無復(fù)歸?!?清 李漁 《閑情偶寄·詞曲下·格局》:“ 圣嘆 之評《西廂》,可謂晰毛辨髮,窮幽極微,無復(fù)有遺議於其間矣。”
(2).指不再有,沒有。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對俗》:“不死之事已定,無復(fù)奄忽之慮?!?南朝 梁元帝 《金樓子·雜記上》:“少來搜集書史,頗得諸遺書,無復(fù)首尾,或失名,凡百餘卷。” 瞿秋白 《赤潮曲》:“解放我殖民世界之勞工,無論黑、白、黃,無復(fù)奴隸種?!?/p>
(3).沒有履行。 漢 劉向 《說苑·雜言》:“ 仲尼 曰:‘不強不遠,不勞無功,不忠無親,不信無復(fù),不恭無禮,慎此五者,可以長久矣?!?/p>
(4).不能恢復(fù)。 漢 董仲舒 《春秋繁露·必仁且知》:“其規(guī)非者,其所為不得其事,其事不當,其行不遂,其名辱,害及其身,絶世無復(fù),殘類滅宗亡國是也。”
履綦
(1).足跡,蹤影?!稘h書·外戚傳下·孝成班婕妤》:“俯視兮丹墀,思君兮履綦?!?顏師古 注:“言視殿上之地,則思履綦之跡也?!?南朝 齊 王融 《有所思》詩:“宿昔夢顏色,階庭尋履綦。” 清 譚嗣同 《仁學(xué)》二四:“緬山川之履綦,邈音書而飛越?!?/p>
(2).指鞋上的帶子。 明 何景明 《寡婦賦》:“紛履綦之委弛兮,琴瑟偃而不張?!?/p>
賀鑄名句,懷寄寇元弼王文舉十首之五游百步洪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