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朝琴鶴歸何處,三逕故園多綠苔
出自宋代陳允平《送趙知縣歸天臺(tái)》:
自是中朝柱石材,西風(fēng)塵土暗蒿萊。
河陽縣里花初放,彭澤門前柳未栽。
準(zhǔn)擬鳴珂來鳳沼,徘徊抱玉下鳥臺(tái)。
明朝琴鶴歸何處,三逕故園多綠苔。
注釋參考
明朝
明朝 (míngzhāo) 〈方〉∶明天 tomorrow琴鶴
1.琴與鶴。古人常以琴鶴相隨,表示清高﹑廉潔。何處
哪里,什么地方。《漢書·司馬遷傳》:“且勇者不必死節(jié),怯夫慕義,何處不勉焉!” 唐 王昌齡 《梁苑》詩:“萬乘旌旗何處在?平臺(tái)賓客有誰憐?”《宋史·歐陽修傳》:“ 脩 論事切直,人視之如仇,帝獨(dú)奬其敢言,面賜五品服。顧侍臣曰:‘如 歐陽脩 者,何處得來?’” 茅盾 《一個(gè)女性》五:“但是何處有愛呢?何處是愛呢?”
三逕
見“ 三徑 ”。
故園
故園 (gùyuán) 對(duì)往日家園的稱呼 home town 別夢(mèng)依稀咒浙川,故園三十二年前。——mao{1~1}澤{1*1}東《七律·到韶山》陳允平名句,送趙知縣歸天臺(tái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