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川奔巨壑
出自南北朝陰鏗《閑居對(duì)雨詩(shī)》:
蘋(píng)藻降靈祗。
聰明諒在斯。
觸石朝云起。
從星夜月離。
八川奔巨壑。
萬(wàn)頃溢澄陂。
綠野含膏潤(rùn)。
青山帶濯枝。
嘉禾方合穎。
秀麥已分歧。
寄語(yǔ)紛綸學(xué)。
持筆詎必知。
注釋參考
八川
古代 關(guān)中 地區(qū) 灞 、 浐 ( 產(chǎn) )、 涇 、 渭 、 酆 ( 豐 、 灃 )、 鎬 ( 滈 、 鄗 )、 潦 ( 澇 )、 潏 ( 泬 )八條河流的總稱(chēng)。 漢 司馬相如 《上林賦》:“終始 灞 、 滻 ,出入 涇 、 渭 、 酆 、 鎬 、 潦 、 潏 ,紆餘委蛇,經(jīng)營(yíng)乎其內(nèi),蕩蕩乎八川分流,相背而異態(tài)。” 唐 楊炯 《宴族人楊八宅序》:“望望八川,苔發(fā) 璜溪 之水?!?明 何景明 《渡涇渭》詩(shī):“湮沉九州會(huì),雄壯八川名。”
巨壑
(1).指大海。 三國(guó) 魏 曹植 《與吳季重書(shū)》:“食若填巨壑,飲若灌漏巵?!?北齊 祖珽 《望?!吩?shī):“登高臨巨壑,不知千萬(wàn)里。” 唐 岑參 《精衛(wèi)》詩(shī):“西山木石盡,巨壑何時(shí)平?!?/p>
(2).深溝大谷。 唐 王勃 《深灣夜宿》詩(shī):“津涂臨巨壑,村宇架危岑?!?宋 朱熹 《臥龍之游》詩(shī):“邀君 康山 游,聽(tīng)此巨壑淙?!?清 顧炎武 《五臺(tái)山記》:“其山雨夜時(shí)吐火燄。《易》曰:‘澤中有火革?!钌骄捋譄o(wú)佛處亦往往有之,不足辨?!?/p>
陰鏗名句,閑居對(duì)雨詩(shī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