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清朝錢謙益《西湖雜感》
板蕩凄涼忍再聞?煙巒如赭水如焚。
白沙堤下唐時(shí)草,鄂國墳邊宋代云。
樹上黃鸝今作友,枝頭杜宇昔為君。
昆明劫后鐘聲在,依戀湖山報(bào)夕曛。
瀲艷西湖水一方,吳根越角兩茫茫。
孤山鶴去花如雪,葛嶺鵑啼月似霜。
油壁輕車來北里,梨園小部奏西廂。
而今縱會空王法,知是前塵也斷腸。
方袍瀟灑角巾偏,才上紅樓又畫船。
修竹便娟調(diào)鶴地,春風(fēng)蘊(yùn)藉養(yǎng)花天。
蝶過柳苑迎丹粉,鶯坐桃堤候管弦。
不是承平好時(shí)節(jié),湖山容易著神仙。
冷泉凈寺可憐生,雨血風(fēng)毛作隊(duì)行。
羅剎江邊人飼虎,女兒山下鬼啼鶯。
漏穿夕塔煙烽影,飄瞥晨鐘鼓角聲。
夜雨滴殘舟淅瀝,不須噩夢也心驚。
建業(yè)余杭古帝丘,六朝南渡盡風(fēng)流。
白公妓可如安石,蘇小湖應(yīng)并莫愁。
戎馬南來皆故國,江山北望總神州。
行都宮闕荒煙里,禾黍叢殘似石頭。
冬青樹老六陵秋,慟哭遺民總白頭。
南渡衣冠非故國,西湖煙水是清流。
早時(shí)朔漠翎彈怨,他日居庸宇喚休。
苦恨嬉春鐵崖叟,錦兜詩報(bào)百年愁。
注釋參考
方袍
(1).僧人所穿的袈裟。因平攤為方形,故稱。 唐 許渾 《泊蒜山津聞東林寺光儀上人物故》詩:“云齋曾宿借方袍,因説浮生大夢勞。” 宋 王讜 《唐語林·補(bǔ)遺三》:“﹝僧 從誨 ﹞累年供奉,望方袍之賜,以耀法門?!?元 辛文房 《唐才子傳·道人靈一》:“一食自甘,方袍便足;靈臺澄皎,無事相干?!?/p>
(2).借指僧人。 唐 司空曙 《題凌云寺》詩:“不與方袍同結(jié)社,下歸塵世竟如何?” 南唐 劉崇遠(yuǎn) 《金華子雜編》卷下:“ 贊皇 李公 之鎮(zhèn) 浙 右,以 南朝 眾寺,方袍且多,其中必有妙通《易》道者。因帖下諸寺,令擇一人,送至府中?!?/p>
瀟灑
瀟灑 (xiāosǎ) 自然大方,不呆板,不拘束(神情瀟灑) natural and unrestrained;light-hearted;be lifted above the sordid bustel of life 畫法瀟灑 不拘謹(jǐn)?shù)幕驘o拘束的;不矯揉造作的 negligent;un conventional 衣著瀟灑文雅角巾
(1).方巾,有棱角的頭巾。為古代隱士冠飾?!稌x書·王導(dǎo)傳》:“則如君言, 元規(guī) 若來,吾便角巾還第,復(fù)何懼哉!” 元 揭傒斯 《贈淳真子張?zhí)拧吩姡骸帮w駟服五龍,角巾搖三花?!?清 戴名世 《一壺先生傳》:“ 一壺先生 者……衣破衣,戴角巾,佯狂自放。”
(2).借指隱士或布衣。 唐 陳子昂 《唐故朝議大夫梓州長史楊府君碑》:“於是始以角巾應(yīng)命,褐衣詣闕?!?唐 高適 《答侯少府》詩:“江海有扁舟,丘園有角巾。”
(3).指歸隱。 清 趙翼 《黃天蕩懷古》詩:“ 建炎 第一功終屬,太息 西湖 竟角巾?!?/p>
紅樓
(1).紅色的樓。泛指華美的樓房。 唐 段成式 《酉陽雜俎續(xù)集·寺塔記上》:“ 長樂坊 安國寺 紅樓, 睿宗 在藩時(shí)舞榭?!?宋 史達(dá)祖 《雙雙燕》詞:“紅樓歸晚,看足柳昏花暝?!?清 洪昇 《長生殿·偷曲》:“人散曲終紅樓靜,半墻殘?jiān)聯(lián)u花影?!?/p>
(2).富貴人家女子的住房。 唐 白居易 《秦中吟》:“紅樓富家女,金縷繡羅襦?!?宋 王庭珪 《點(diǎn)絳唇》詞:“花外紅樓,當(dāng)時(shí)青鬢顏如玉?!?/p>
(3).猶青樓。妓女所居。 清 袁枚 《隨園詩話》卷二:“當(dāng)時(shí)紅樓中有某校書尤艷?!?清 周友良 《珠江梅柳記》卷二:“二卿有此才貌,誤落風(fēng)塵,翠館紅樓,終非結(jié)局,竹籬茅舍,及早抽身。”
畫船
裝飾華美的游船。 南朝 梁元帝 《玄圃牛渚磯碑》:“畫船向浦,錦纜牽磯?!?宋 范仲淹 《獻(xiàn)百花洲圖上陳州晏相公》詩:“步隨芳草遠(yuǎn),歌逐畫船移?!薄度辶滞馐贰返诙幕兀骸癌z 秦淮河 ﹞水滿的時(shí)候,畫船簫鼓,晝夜不絶。”
錢謙益名句,西湖雜感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