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白玉蟾《轎中》:
紅輪荏苒向西頹,筍乘鴟蹲手拄腮。
搖兀形神生睡思,按行水石得詩媒。
山光走向檐前拱,溪響飛從闥畔來。
遙見青山如雪白,心知個是數(shù)枝梅。
注釋參考
搖兀
搖蕩;飄蕩。 宋 范成大 《昱嶺》詩:“竹輿搖兀走婆娑,石滑泥融側(cè)足過?!?陳三立 《曉抵九江作》詩:“藏舟夜半負(fù)之去,搖兀江湖便可憐?!?/p>
形神
(1).形骸與精神。《史記·太史公自序》:“凡人所生者神也,所託者形也。神大用則竭,形大勞則敝,形神離則死。” 唐 吳融 《谷口寓居偶題》詩:“不能塵土爭閒事,且放形神學(xué)散仙。” 明 張居正 《答督撫吳環(huán)洲言敬事后食之義》:“僕以菲薄,待罪政府,每日戴星而入,朝不遑食,夕不遑息,形神俱瘁,心力并竭,于國家豈無尺寸效?”
(2).形貌神情。 宋 孔平仲 《續(xù)世說·棲逸》:“ 鋭 在 澤潞 ,有道人自稱 盧老 , 鋭 館之於家。一旦辭去,且曰‘我死當(dāng)為君子?!蛑缚谙潞谧訛橹尽<吧?咸 ,果有黑子,其形神,即 盧老 也?!?明 陶宗儀 《輟耕錄·猴盜》:“次日,客酬讌,邀至其室,見柱上鎖一小猴,形神精狡?!?清 梅曾亮 《原任予告大學(xué)士戴公墓碑》:“其形神清和舒平,動若有餘?!?/p>
(3).指造型藝術(shù)的外在物象和內(nèi)在神韻。亦泛指文藝作品的形式和內(nèi)容。 邢煦寰 《“意境”新識》:“它們在藝術(shù)表現(xiàn)上的突出特征是:情景交融,動靜相宜,虛實(shí)相生,形神兼?zhèn)??!?/p>
(4).謂形肖神似。 宋 蘇軾 《與何浩然書》:“且喜起居佳勝,寫真奇絶,見者皆言十分形神,甚奪真也?!?/p>
睡思
睡意。困倦欲睡的感覺。 宋 邵雍 《無名公傳》:“不求過美,惟求冬暖夏涼,遇有睡思則就枕?!?/p>
按行
按次第成行列?!段倪x·司馬相如<子虛賦>》:“將息獠者,擊靈鼓,起烽燧,車按行,騎就隊(duì)?!?李周翰 注:“言車騎各按次第以為行隊(duì)。”
巡行,巡視?!稏|觀漢記·東平憲王蒼傳》:“因過按行閲視皇太后舊時衣物?!?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(jīng)注·沁水》:“臣輒按行去堰五里以外,方石可得數(shù)萬餘枚?!?宋 蘇轍 《論黃河?xùn)|流札子》:“臣雖未嘗閲視形勢,然而朝廷大臣亦未嘗按行其地,不可便以都水官吏可信也。” 清 周亮工 《書影》卷五:“野人飼蠶,必架廬林下,手把長竿,逐樹按行,為之察陰陽,御鳥鼠。”
水石
(1).指流水與水中之石。 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(jīng)注·溱水》:“水石驚瀨,傳響不絶,商舟淹留,聆翫不已?!?唐 李白 《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》詩:“咆哮七十灘,水石相噴薄?!?宋 蘇軾 《石鐘山記》:“ 酈元 以為下臨深潭,微風(fēng)鼓浪,水石相搏,聲如洪鐘?!?/p>
(2).猶泉石。多借指清麗勝景。 唐 李白 《經(jīng)亂后避地剡中留贈崔宣城》詩:“忽思 剡溪 去,水石遠(yuǎn)清妙?!?五代 齊己 《將之匡岳過尋陽》詩:“此路便堪歸水石,何門更合向塵埃。” 宋 王安石 《同陳伯通錢材翁游山二君有詩因次原韻》:“強(qiáng)策羸驂尋水石,忽驚幽鳥下煙林?!?宋 蘇軾 《奉詔減決囚禁記所經(jīng)歷》詩:“山川良甚似,水石亦堪儔?!?/p>
詩媒
(1).促成婚姻的詩。 明 湯顯祖 《紫簫記·開宗》:“ 李益 才人,王孫愛女,詩媒十字相招。”
(2).指引起詩興的人或物。 清 袁枚 《隨園詩話》卷五:“ 江陰 翁明經(jīng) 照 ,字 朗夫 ,館 嵇相國 家。相公非 朗夫 倡和不吟詩,人呼為‘詩媒’?!?清 曹寅 《詩局竹下小酌題卓鹿墟出師小照》詩:“驀漫行哦坐舉杯,小窗苔竹繄詩媒?!?/p>
白玉蟾名句,轎中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