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胡寅《和仁仲游桃源》:
桃江穩(wěn)楫蘭舟渡,記得劉郎有仙路。
未能趨海訪神仙,且欲沿溪看紅樹。
釣竿已逢慰羈束,平生裝飾品得滄洲趣。
最欣傲吏輕儻來,擬學(xué)淵明賦歸去。
與君一問桃花宿,豈得行如武陵暮。
伯陽(yáng)八十有一篇,立教清凈貴自然。
神仙之說何所始,虛怪汗漫無中邊。
漁郎迷路去家久,雖踐勝境終回旋。
雕辭飾實(shí)好事者,至今千載猶漢傳。
寧聞自古有仙人,茂陵垂老一語真。
豈伊冠履薦紳士,惑溺不異蚩蚩民。
誠(chéng)能御氣友造物,陋彼蟬蛻悲埃塵。
想見桃源之野花正開,牧兒模管吹出芳林來。
不知人家尚幾許,云屏玉帳空悠哉。
霏紅泛{1-1}綠竟杳杳,我亦乘興山陰回。
不如與君歸種待蕡實(shí)成蹊,晝永無地生蒼苔。
注釋參考
想見
想見 (xiǎngjiàn) 經(jīng)過推測(cè)得出結(jié)論 gather;infer 從中可以想見生活的艱難 想見當(dāng)日圍城光景?!濉?全祖望《梅花嶺記》桃源
(1).“ 桃花源 ”的省稱。 南朝 陳 徐陵 《山齋詩(shī)》:“桃源驚往客,鶴嶠斷來賓?!?唐 杜甫 《北征》詩(shī):“緬思桃源內(nèi),益嘆身世拙?!?明 張煌言 《贈(zèng)盧牧舟大司馬》詩(shī):“ 并州 正有來蘇望,忍説桃源可避 秦 ?!?鄒韜奮 《萍蹤憶語》二八:“他們?nèi)狈ο喈?dāng)?shù)膴蕵罚琩u{1-1}博也是一條出路。所以有許多都在這里面尋覓他們的桃源?!眳⒁姟?桃花源 ”。
(2).指 桃源洞 。 唐 李涉 《贈(zèng)長(zhǎng)安小主人》詩(shī):“仙路迷人應(yīng)有術(shù), 桃源 不必在深山?!?元 任昱 《清江引·題情》曲:“ 桃源 水流清似玉,長(zhǎng)恨因緣誤?!眳⒁姟?桃源洞 ”。
(3). 宋 時(shí) 臨安縣 嘉會(huì)門 外 泠水峪 ,夾山多桃花,中有流水,人稱 桃源 ,為都人游集之地。 蘇軾 《介亭餞楊杰次公》詩(shī)“丹青明滅 風(fēng)篁嶺 ,環(huán)佩空響 桃花源 ” 查慎行 注引 元 潛說友 《咸淳臨安志》:“ 泠水峪 在 嘉會(huì)門 外,夾山多桃花,中有流水,為城南勝概,舊呼 桃源 ,游人多集焉?!?/p>
野花
野花 (yěhuā) 野生或不栽培植物的花;尤指一種野生或不栽培的植物 wild flower牧兒
牧童。《漢書·劉向傳》:“ 項(xiàng)籍 燔其宮室營(yíng)宇,往者咸見發(fā)掘。其后牧兒亡羊,羊入其鑿,牧者持火照求羊,失火燒其臧槨。”《后漢書·儒林傳序》:“學(xué)舍穨敝,鞠為園蔬,牧兒蕘豎,至於薪刈其下?!?元 高克恭 《過弋陽(yáng)》詩(shī):“日暮牧兒歸不得,料應(yīng)白水漲前溪?!?清 曹寅 《三月六日登鼓樓看花》詩(shī):“生憎圉人控驕馬,絶愛牧兒飄紙鳶?!?/p>
芳林
(1).指春日之樹木?!冻鯇W(xué)記》卷三引 南朝 梁元帝 《纂要》:“春曰青陽(yáng)……木曰華木、華樹、芳林、芳樹。”
(2).泛指叢林。 三國(guó) 魏 曹植 《七啟》:“背洞溪,對(duì)芳林?!?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·棲逸》:“芳林列於軒庭,清流激於堂宇。”
(3).見“ 芳林園 ”。
胡寅名句,和仁仲游桃源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散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