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通口誦方無礙,笑把吳鸞細字書
出自宋代蘇轍《贈石臺問長老二絕》:
法達曾經見老盧,半生勤苦一朝虛。
心通口誦方無礙,笑把吳鸞細字書。
注釋參考
口誦
口誦 (kǒusòng) 讀出聲音來;朗讀 read aloud 口誦心惟(一面讀著,一面想它的意義和道理)無礙
(1).沒有阻礙;沒有妨礙。 漢 揚雄 《法言·君子》:“子未覩 禹 之行水與?一東一北,行之無礙也。君子之行,獨無礙乎?”《紅樓夢》第四一回:“有木頭的杯取個來,我就失了手,掉了地下也無礙?!?茅盾 《色盲》三:“﹝ 林白霜 ﹞毫無瞻顧地釘住說:‘如果你覺得告訴我是和 趙筠秋 無礙,還是請你直說罷!’”
(2).佛教語。謂通達自在,沒有障礙。 南朝 梁簡文帝 《da{1*1}法頌》:“我有無礙,共向圓常?!?宋 朱松 《書永和寺壁》詩:“道人法力真無礙,解遣龍孫吐浪花?!?/p>
字書
字書 (zìshū) 以字為單位,解說漢字的形體、讀音、意義的書籍,如《說文解字》 wordbook 字典的古稱 dictionary蘇轍名句,贈石臺問長老二絕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