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林伯鎮(zhèn)《喜遷鶯》:
百年卿族。
更七葉桂籍,蟬聯(lián)相續(xù)。
早冠鰲峰,入持魁柄,卻商野耕巖筑。
搢紳望山瞻斗。
勛業(yè)銘書金竹。
倦陶冶,暫鏡湖舒嘯,琳宮休足。
催促。
歸秉軸,須與君王,同享無疆福。
緩訪赤松,莫留綠野,宇縣待公恢復(fù)。
手把命珪堂印,腰束精鏐寒玉。
愿歲歲,看和羹梅綻,古階槐綠。
注釋參考
鰲峰
亦作“鰲峰”。 1.指翰林院。 宋 魏泰 《東軒筆錄》卷十一:“ 宋景文公 守 益州 ……為承旨,又作詩曰:‘粉署重來憶舊游,蟠桃開盡海山秋。寧知不是神仙骨,上到鼇峯更上頭?!?元 黃溍 《上都分院》詩:“暮投玉堂署,鼇峯屹中央?!?清 王端履 《重論文齋筆錄》卷一:“步趨丹陛,入鶴籞而知嚴;手校紫泥,臨鼇峯而滋惕?!?/p>
(2).指江海中的島嶼。因如巨鰲背負山峰,故名。 清 屈大均 《廣東新語·山語·靈洲山》:“ 西 北 二江之來,至 廣州 ,先以 靈洲 為砥柱,次以 海珠 ,次以 海印 ,次以 禺珠 ,皆在水中央,所謂鰲峯也?!?/p>
魁柄
喻朝政大權(quán)?!稘h書·梅福傳》:“今乃尊寵其位,授以魁柄,使之驕逆,至於夷滅,此失親親之大者也?!?顏師古 注:“以斗為喻也,斗身為魁。” 唐 劉禹錫 《贈司空令狐公集》:“遂委魁柄,斯以文雄於國也?!?明 張景 《飛丸記·戟戶逢仇》:“持魁柄恣紛更,認朝綱常秉更,取竭錙銖真忒橫。” 章炳麟 《訄書·正葛》:“法家之所患,在魁柄下移?!?/p>
耕巖
(1). 漢 名士 鄭子真 (名 樸 )隱居不仕,耕于巖石之下。見 漢 揚雄 《法言·問神》。后因以“耕巖”指隱居。 唐 杜甫 《寄張十二山人》詩:“耕巖非 谷口 ,結(jié)草即河濱。” 唐 杜甫 《夔府書懷四十韻》:“釣瀨疏墳籍,耕巖進弈棋?!?/p>
(2).指隱居之處。 宋 辛棄疾 《沁園春·答余叔良》詞:“相君高節(jié)崔嵬,是此處耕巖與釣溪?!?/p>
林伯鎮(zhèn)名句,喜遷鶯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