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和方作圣,太素忽收神。
出自唐朝顧況《相國晉公挽歌二首》
玉節(jié)朝天罷,洪爐造化新。中和方作圣,太素忽收神。
盛德橫千古,高標(biāo)出四鄰。欲知言不盡,處處有遺塵。
凝笳催曉奠,丹旐向青山。夕照新塋近,秋風(fēng)故吏還。
本朝光漢代,從此掃胡關(guān)。今日天難問,浮云滿世間。
注釋參考
中和
中和 (zhōnghé) 使中和 neutralize 用酸中和堿 相對的事物互相抵消,失去各自的性質(zhì) neutralization 酸堿中和太素
(1).古代謂最原始的物質(zhì)?!读凶印ぬ烊稹罚骸疤卣?,質(zhì)之始也?!?漢 班固 《bai{1*1}虎通·天地》:“始起先有太初,后有太始,形兆既成,名曰太素?!薄蛾悤じ咦婕o(jì)上》:“肇昔元胎剖判,太素氤氳?!?/p>
(2).引申為天地。 三國 魏 曹植 《神龜賦》:“忽萬載而不恤,周無疆於太素?!?/p>
(3).樸素,質(zhì)樸?!痘茨献印m真訓(xùn)》:“偃其聰明而抱其太素?!?漢 班固 《幽通賦》:“皓爾太素,曷渝色兮?!?漢 班固 《東都賦》:“昭節(jié)儉,示太素,去后宮之麗飾,損乘輿之服御?!?明 宋應(yīng)星 《天工開物·乃服》:“然既曰布衣,太素足矣?!?清 黃鷟來 《和陶<飲酒>》之六:“被服太素中,何暇問紈綺?!?/p>
顧況名句,相國晉公挽歌二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