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木森千尋,丹藤垂百丈
出自宋代宋庠《穀城主簿王崇者少得養(yǎng)生禪寂之道中年棄官入》:
余本丘壑人,失計蹈塵網(wǎng)。
軒冕忽韁鎖,風(fēng)波若流蕩。
高羽顛宏羅。
奔驂僨歸鞅。
眾偽緣境滋,千憂共身長。
進乏汗馬勞,居畏濡鵜賞。
力命頻遘迍,幽憂思獨往。
聞君集漢陰,遁世久忘象。
因溜為鳴琴,憑巖作煙幌。
復(fù)有延陵季,亦善南趎養(yǎng)。
築宇近親仁,耕田或歌壤。
且言掛瓢處,一徑捫蘿上。
杳若御風(fēng)游,蕭蕭骨毛爽。
芝術(shù)紛異苗,麏鼯結(jié)幽響。
老木森千尋,丹藤垂百丈。
洞谷答嘯歌,云霞代鄰黨。
咨予倦游者,緬邈期真賞。
之子幸我憐,試煩翦幽莽。
儻獲蝸牛居,即謝海禽饗。
時從漁父魚,聊植仙人杖。
漸脫區(qū)中緣,永托無生獎。
注釋參考
千尋
古以八尺為一尋?!扒ぁ?,形容極高或極長。 晉 左思 《吳都賦》:“擢本千尋,垂蔭萬畝?!?唐 劉禹錫 《西塞山懷古》詩:“千尋鐵索沉江底,一片降旛出 石頭 ?!?清 林則徐 《輿縴》詩:“一綫劃開云徑曉,千尋曳入洞天秋?!?趙樸初 《西江月·參觀密云水庫工程》詞:“鐵壁千尋鎖浪,碧波萬頃如油?!?/p>
百丈
(1).極言高、深或遠。 漢 枚乘 《七發(fā)》:“上有千仞之峯,下臨百丈之谿?!?南朝 梁 沉約 《新安江水至清淺深見底貽京邑游好》詩:“千仞寫喬樹,百丈見游鱗?!?唐 韓愈 《次同冠峽》詩:“落英千尺墮,游絲百丈飄?!薄侗笔贰の饔騻鳌ば≡率蠂罚骸捌洌?小月氏國 )城東十里,有佛塔,周三百五十步,高八十丈……所謂百丈佛圖也?!?/p>
(2).牽船的篾纜?!端螘ぶ斐瘋鳌罚骸皶r軍人緣 河 南岸,牽百丈, 河 流迅急,有漂渡北岸者,輒為虜所殺略。” 唐 杜甫 《十二月一日》詩之一:“一聲何處送書雁,百丈誰家上瀨船?!?宋 程大昌 《演繁露·百丈》:“ 杜 詩舟行多用百丈,問之 蜀 人,云,水峻岸石又多廉稜……故劈竹為大瓣,以麻索連貫其際,以為牽具,是名‘百丈’?!薄缎咽篮阊浴お毠律鷼w途鬧夢》:“從此一路都是上水,除非大順風(fēng),方使得布帆,風(fēng)略小些,便要扯著百丈。你道怎么叫做百丈?原來就是縴子?!?清 黃遵憲 《下水船歌》:“百丈橫牽上瀨舟,三朝三暮見 黃牛 ?!?/p>
(3).借指井繩。 唐 杜甫 《銅瓶》詩:“銅瓶未失水,百丈有哀音。”
(4). 唐 代名僧 懷海 ,住 洪州 百丈山 ,因以為號,稱“百丈禪師”。參閱《景德傳燈錄·洪州百丈山懷海禪師》。
宋庠名句,穀城主簿王崇者少得養(yǎng)生禪寂之道中年棄官入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