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高適《信安王幕府詩》
云紀(jì)軒皇代,星高太白年。廟堂咨上策,幕府制中權(quán)。
盤石藩維固,升壇禮樂先。國章榮印綬,公服貴貂蟬。
樂善旌深德,輸忠格上玄。剪桐光寵錫,題劍美貞堅。
圣祚雄圖廣,師貞武德虔。雷霆七校發(fā),旌旆五營連。
華省征群乂,霜臺舉二賢。豈伊公望遠(yuǎn),曾是茂才遷。
并秉韜鈐術(shù),兼該翰墨筵。帝思麟閣像,臣獻(xiàn)柏梁篇。
振玉登遼甸,摐金歷薊壖。度河飛羽檄,橫海泛樓船。
北伐聲逾邁,東征務(wù)以專。講戎喧涿野,料敵靜居延。
軍勢持三略,兵戎自九天。朝瞻授鉞去,時聽偃戈旋。
大漠風(fēng)沙里,長城雨雪邊。云端臨碣石,波際隱朝鮮。
夜壁沖高斗,寒空駐彩旃。倚弓玄兔月,飲馬白狼川。
庶物隨交泰,蒼生解倒懸。四郊增氣象,萬里絕風(fēng)煙。
關(guān)塞鴻勛著,京華甲第全。落梅橫吹后,春色凱歌前。
直道常兼濟(jì),微才獨(dú)棄捐。曳裾誠已矣,投筆尚凄然。
作賦同元淑,能詩匪仲宣。云霄不可望,空欲仰神仙。
注釋參考
韜鈐
(1).古代兵書《六韜》、《玉鈐篇》的并稱。后因以泛指兵書。 宋 孫光憲 《北夢瑣言》卷五:“ 趙蕤 者, 梓州 鹽亭縣 人也,博學(xué)韜鈐,長於經(jīng)世?!?明 謝肇淛 《五雜俎·人部一》:“ 宋令文 、 彭博通 徒鬭氣力,而不習(xí)韜鈐?!?清 感惺 《斷頭臺·受讞》:“一班兒曉夜習(xí)韜鈐,磨新劍,著先鞭,估量著直搗到 長山 、 黑水 邊。”
(2).借指用兵謀略。 唐 張說 《將赴朔方軍應(yīng)制》詩:“禮樂逢明主,韜鈐用老臣?!?清 王韜 《擬上當(dāng)事書》:“ 湘 軍、 淮 軍夙稱勁旅,統(tǒng)兵大員皆身經(jīng)百戰(zhàn)之名將,久嫺行陣,深諳韜鈐?!?/p>
(3).借指武將。 明 張煌言 《答趙安撫書》:“凡縉紳之家,韜鈐之族……概無誅求,以示寬厚?!?/p>
兼該
亦作“ 兼賅 ”。兼?zhèn)?,包括各個方面。 漢 揚(yáng)雄 《交州牧箴》:“大 漢 受命,中國兼該?!薄端鍟ひ魳分旧稀罚骸?漢 雅樂郎 杜夔 ,能曉樂事,八音七始,靡不兼該?!?清 梁章鉅 《退庵隨筆·官常二》:“見其條理詳明,言詞愷切,民情吏習(xí),罔不兼該?!?清 陳康祺 《郎潛紀(jì)聞》卷二:“清操亮節(jié),體用兼賅?!?/p>
翰墨筵
猶文席。謂詩文書畫的聚會。 唐 高適 《信安王幕府》詩:“并秉韜鈐術(shù),兼該翰墨筵?!?/p>
高適名句,信安王幕府詩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若逢兩狨橐,應(yīng)問一漁蓑
- 山翠冪靈洞,洞深玄想微。作者:任要作品:臘月中與韋戶曹游發(fā)生洞裴回之際見
- 獲稻讒終還墐戶,有詩何日定遺予作者:趙蕃作品:以孟夏唱酬陳子高詩寄季承并借窮愁志及其兄
- 場官繾綣真我友,欲來卜筑祠此翁作者:呂祖儉作品:晁景迂大觀庚寅冬為四明船場后七十有余年某
- 色瘁形枯應(yīng)笑屈,道存目擊豈非溫。作者:蘇軾作品:是日偶至野人汪氏之居有神降于其室自稱天人
- 攀枝弄雪時回顧,驚怪人間日易斜。作者:劉禹錫作品:和嚴(yán)給事聞唐昌觀玉蕊花下有游
- 憑高開豁快送目,歷險崎嶇危著腳作者:陸游作品:登鵝鼻山至絕頂訪秦刻石且北望大海山路危甚
- 顧我蒲柳姿,雪霜凝鬢須
- 陳前輿服同桓傅,拜后金珠有魯公。
- 世間萬事真悠悠,蜜蜂大勝監(jiān)河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