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朝陸游《西村》
湖塘西去兩三家,杖履經(jīng)行日欲斜。
蹙蹙水紋生細(xì)縠,蜿蜿沙路臥修蛇。
旱余蟲鏤園蔬葉,寒淺蜂爭野菊花,老去郊居多樂事,脫巾未用嘆蒼華。
注釋參考
蹙蹙
(1).局縮不舒展。《詩·小雅·節(jié)南山》:“我瞻四方,蹙蹙靡所騁。” 鄭玄 箋:“蹙蹙,縮小之貌。我視四方土地日見侵削於夷狄,蹙蹙然雖欲馳騁無所之也?!?唐 元稹 《唐故萬州刺史劉君墓志銘》:“文詠詞調(diào),有古時(shí)人氣候,不肯學(xué)蹙蹙近一題者。”
(2).憂懼不安貌。 唐 段成式 《酉陽雜俎·壺史》:“秀才雖諾之,每呼指,色上面,蹙蹙不安?!?金 王若虛 《保義副尉趙公墓志》:“治生尤勤儉……日夕蹙蹙,恒若不足?!?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阿纖》:“女雖不懼,然蹙蹙不快?!?蘇曼殊 《天涯紅淚記》第一章:“堂中唯餘工役輩集廚下,蹙蹙不安,知有非常之禍?!?/p>
(3).急促。 宋 王令 《贈李定資深》詩之四:“湍激日蹙蹙,風(fēng)稜勢漫漫?!?/p>
(4).皺縮貌。 宋 陸游 《西村》詩:“蹙蹙水紋生細(xì)縠,蜿蜿沙路臥修蛇。” 康有為 《六哀詩》之四:“平生憂國意,慨嘆眉蹙蹙?!?楊沫 《青春之歌》第一部第十八章:“他微微蹙蹙眉頭笑道:‘ 馬克思 先生的大弟子,您又在研究什么問題哪?’”
水紋
(1).水的波紋。《西京雜記》卷二:“ 漢 諸陵寢,皆以竹為簾,皆為水紋及龍鳳之像?!?南朝 梁元帝 《晚景游后園》詩:“日移花色異,風(fēng)散水紋長?!?前蜀 李珣 《南鄉(xiāng)子》詞之二:“蘭棹舉,水紋開,競攜藤籠采蓮來?!?陳毅 《東征初抵高淳》詩:“波光蕩漾水紋平,河汊溝渠縱復(fù)橫?!?/p>
(2).指水波狀的花紋。 唐 李益 《寫情》詩:“水紋珍簟思悠悠,千里佳期一夕休。” 宋 歐陽修 《有贈余以端溪綠石枕與蘄州竹簟》詩:“ 端溪 作出缺月樣, 蘄州 織成雙水紋?!?/p>
蜿蜿
屈曲貌。《楚辭·離騷》:“駕八龍之蜿蜿兮,載云旗之委蛇?!?漢 張衡 《西京賦》:“海鱗變而成龍,狀蜿蜿以蝹蝹。” 唐 白居易 《漢高皇帝親斬白蛇賦》:“鱗甲皛以雪色,睛眸赩其電光。聳其身,形蜿蜿而莫犯;舉其首,勢矯矯而靡亢?!?明 高啟 《硯池》詩:“山骨誰鑿破,一泓自深黝;醉后欲濡毫,蜿蜿見蝌蚪?!?明 蔣一葵 《長安客話·盧溝橋》:“ 吳國倫 《過盧溝橋》詩:迴車 薊北門 ,飲馬 桑乾水 。蜿蜿 青龍橋 ,頽波逝如駛?!?/p>
沙路
(1).沙灘上的路;沙石路。 北周 庾信 《望野》詩:“涸渚通沙路,寒渠塞水門?!?唐 孟浩然 《夜歸山門歌》:“人隨沙路向江村,余亦乘舟歸 鹿門 ?!?宋 陸游 《舟中》詩:“忽聽疏鐘知寺近,笑尋沙路上 牛頭 。” 元 周權(quán) 《秋日》詩:“石脈泉花蘸眼明,竹根沙路舊經(jīng)行?!?清 李必恒 《﹝乙﹞丑紀(jì)災(zāi)詩》之七:“歸墟迷???,沙路塞 云梯 ?!?/p>
(2).指 唐 代專為宰相通行車馬所鋪筑的沙面大路。 唐 李賀 《沙路曲》:“柳瞼半眠丞相樹,珮馬釘鈴踏沙路?!?清 唐孫華 《御筆賜故相李文恪公篤念前勞匾額恭紀(jì)》詩之一:“許身直擬學(xué) 皋 夔 ,沙路登庸髩已絲?!眳⒁姟?沙堤 ”。
(3).即沙線。 清 魏源 《圣武記》卷八:“是故海上之兵,無風(fēng)不戰(zhàn),大風(fēng)不戰(zhàn),大雨不戰(zhàn),逆風(fēng)逆潮不戰(zhàn),陰云蒙霧不戰(zhàn),日晚夜黑不戰(zhàn),颶風(fēng)將至、沙路不熟、賊眾我寡、前無泊地皆不戰(zhàn)?!眳⒁姟?沙綫 ”。
修蛇
亦作“ 修虵 ”。長蛇,大蛇。常比喻壞人?!稘h書·揚(yáng)雄傳上》:“屨般首,帶修蛇?!?南朝 陳 徐陵 《勸進(jìn)梁元帝表》:“銅頭鐵額,興暴皇年;封豨修虵,行災(zāi)中國。” 唐 李白 《荊州賊平臨洞庭言懷作》詩:“修蛇橫 洞庭 ,吞象臨江島。”參見“ 脩蛇 ”。
陸游名句,西村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