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張生《雨中花慢》:
事往人離,還似暮峽歸云,隴上流泉。
奈強(qiáng)分圓鏡,枉斷哀弦。
常記酒闌歌畔,難忘月底花前。
舊攜手處,層樓朱戶,觸目依然。
從來慣向,繡幃羅帳,鎮(zhèn)效比翼紋鴛。
誰念我、而今清夜,常是孤眠。
入戶不如飛絮,傍懷爭及爐煙。
這回休也,一生心事,為爾縈牽。
注釋參考
圓鏡
圓形之鏡。借指圓月。 南朝 梁元帝 《玄覽賦》:“乍浮圓鏡,時(shí)泛明珠。”
枉斷
枉斷 (wǎngduàn) 枉法斷案 try a case unjustly哀弦
亦作“ 哀絃 ”。 1.悲涼的弦樂聲。 三國 魏 曹丕 《善哉行》:“哀弦微妙,清氣含芳。” 唐 杜甫 《題柏大兄弟山居屋壁》詩:“哀絃繞白雪,未與俗人操。” 宋 張先 《惜雙雙·溪橋寄意》詞:“斷夢歸云經(jīng)日去,無計(jì)使哀絃寄語?!?鄭振鐸 《屈原作品在中國文學(xué)史上的影響》:“﹝有良心的作家們﹞不由得不同情 屈原 ……而發(fā)出同樣的哀弦促節(jié)的歌聲來?!?/p>
(2).喻指可憐的妻子。 林紓 《祭高梧州文》:“君出逾年,我搆家難,大喪甫除,哀絃中斷?!?/p>
張生名句,雨中花慢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